-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 西方近代史学一、人文主义史学
第三章 西方近代史学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史学 文艺复兴一词最早是由18世纪的法国学者谢尔·德金尔克提出来的,他不过是对这个时代进行的追授,然而这个名词不胫而走,传遍世界。 文艺复兴的内涵:古典文化的再生与重新发现人性。 文艺复兴兴起于13世纪末14世纪初的意大利,15世纪中叶在西欧各国走向繁荣,16、17世纪达到鼎盛并由盛而衰。 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主要从事人文学科尤其是古典文化的发掘、研究和传播。 他们首先面临的是语言障碍。于是14-15世纪在意大利兴起了学习古希腊语的热潮。到了16世纪,希腊语甚至成为大学和许多文科中学的必修课。人文主义者还学习和研究了古拉丁语、古希伯莱语,从而为直接利用古典文化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西欧社会搜集和收藏古代典籍蔚然成风。意大利学者、作家、商人,甚至贵族、君主、教皇都加入了这个行列,他们到各国搜集、购买、转抄古代作品。15-16世纪,西欧其他国家也竞相仿效意大利,巴黎、慕尼黑、维也纳相继成为当时的藏书中心。 在此基础上,人文主义学者们进行了紧张的整理、翻译、注释、出版工作。古典文化借人文主义者之手在西欧土地上再次得到繁荣。这是后世史家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之为“文艺复兴”的一个根本原因。 文艺复兴时期的显著特点:人性的张扬 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也曾对人有所研究。但是神学研究的重心是上帝,研究人是为了论证神,面对神圣的上帝,人的地位是卑贱的。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们不否定上帝的至尊地位,他们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避开上帝,把研究的重心从人神关系转移到人物关系,强调人与万物的区别,从而突出了人的地位。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鞭笞了教会的伪善,大力宣扬个性解放和爱情至上。 除文学领域之外,人文主义得到具体表现的另一个领域是艺术。乔托被艺术史家誉为“欧洲绘画之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15、16世纪意大利最有影响的三位艺术家。 从空间来看,文艺复兴运动于15世纪中叶从意大利蔓延到了德、法、英、西班牙等国,丢勒、拉伯雷、莎士比亚、托马斯·莫尔、塞万提斯是其代表。 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在文化上不断创造出不朽名作的时期,但现实生活中,它却是一个社会秩序混乱、教会腐败的时期。 为了使现状有所改进, 1517年,马丁·路德针对教会的腐败发布了《九十五条论纲》,宗教改革运动从此开始。不久,这场运动从德国传播到全欧洲,在地方政权的支持下,发展出了独立于罗马教廷权威之外的新教,如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当然,宗教改革反对的是教会,不是基督教教义。 我们看到,文艺复兴不是文艺复兴时期或是近代早期的唯一内容,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都隶属于这个时期,另外还有被称为“博学时代”的17世纪。 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兴起,它的表现并不局限在文学和艺术中,史学也是人文主义获得集中表现的领域之一。 意大利史学在近代早期的领先,意味着它的发端同时代表了西方近代史学的发端。正是经过意大利史家的努力,近代史学才从中世纪史学的布道声中脱胎而出。 早期重要历史学家及史著:列奥那多·布鲁尼的《意大利史述评》和波基奥·布拉肖利尼的《佛罗伦萨史》。 布鲁尼(1369-1444),萨卢太提(做了历史学所必须的一些基础工作,即大量搜寻古典手稿,为文艺复兴最初的写作提供了资料)的学生。他强调,历史写作的主要内容应该是政治事件,而缤纷的政治是由于人性的多变造成的。 布拉肖利尼与布鲁尼师出同门,他的《佛罗伦萨史》从城市的起源写到1455年。在写作风格上是古典史学的模仿者。 意大利史学最为杰出的两位历史学家:马基雅维里和圭恰迪尼。这两位史家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巅峰状态。 生平简介: 1469年5月3日生于佛罗伦萨没落贵族家庭,1494年参加反美第奇家族的起义。1498年起任佛罗伦萨共和国掌管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负责起草政府文件和佛罗伦萨防务,并出使意大利各国和法、德等国。1513年美第奇家族复辟,遭逮捕和监禁。恢复自由后,长期隐居庄园,著书立说。1527年美第奇家族被逐后,回到佛罗伦萨,希冀重新得到任用,但新政权因其与美第奇家族有过交往,拒绝其要求,遂忧愤成疾,于1527年6月22日卒于佛罗伦萨。 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认为人性虽然有善的一面,但更有恶的一面,但就其基本性质而言是恶的。 马基雅维利不是第一个提出性恶论的人,但是他却是将性恶论引入近代政治原则的始作俑者。 在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史发展的历史脉络中,他的《君主论》是一部具有奠基意义的作品,被后人视为近代政治学说的起点。马基雅维利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种完全独立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新的政治哲学——基于人性恶观念之上的“权力哲学”。 权力是政治的核心问题,那么,权力是如何获得的呢?权力如何保持?马基雅维利断言,国家一经建立就面临着对内部敌人的镇压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