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屈服应力拉伸强度
体系的相容性较差时-空穴增韧机理: ①.分散相ROF以规整的球状均匀分散在基体连续相中.两相之间有明显的界而.甚至在分散相粒子周围存在着空穴。 ②受冲击时.界而易脱粒形成微小的空穴.这些微小的空穴易产生而吸收能量.也可引发银纹吸收能量,从而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 本章回顾 冲击强度是表征材料韧性的一种强度指标 常用的冲击试验方法有 悬臂梁冲击试验(含无缺口、有缺口两种试样) 简支梁冲击试验(含无缺口、有缺口两种试样) 落重式冲击试验 高速拉伸试验 … Impact strength 冲击强度 试样受冲击载荷而折断时,单位截面积所吸收的能量 Charpy test P 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功 d b 剩余厚度 宽度 kJ/m2 Charpy impact strength 简支梁冲击强度 试样受冲击载荷而折断时,单位缺口宽度所吸收的能量 b P 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功 宽度 J/m Izod test Izod impact strength 悬臂梁冲击强度 内因 链结构 聚集态结构 分子间作用力 … 外因 温度 应变速率 … Factor influencing toughness 影响高分子韧性的因素 极性 氢键 刚性 交联 支化 韧性 支化程度增加,分子间距增加, 分子间作用力减小 适度交联可有效地增加分子链间 的联系,使分子链不易发生相对滑移 分子间作用力增加,阻碍链段运动,强 迫高弹形变困难 Chain structure 链结构 Crystallization 结晶 结晶度 球晶尺寸 冲击强度 结晶度40~60%,PE、PP等高结晶度材拉伸时发生屈服,断裂伸长率高,韧性好 结晶度进一步增大,材料变硬变脆,抗冲击韧性下降 原因:结晶使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链段运动能力减弱。受冲击时,材料形变能力降低 垂直于取向方向,冲击强度升高 平行于取向方向,冲击强度因取向而降低 实际材料总是在最薄弱处首先破坏。因此,取向对材料的抗冲击性能是不利的 Orientation 取向 Defects 缺陷 受力时,裂缝、孔隙、缺口、杂质等缺陷附近的局部范围产生应力集中,严重降低拉伸和冲击强度 大量的同类小缺陷可同时诱发大量空穴或银纹,吸收冲击能,反而有利于提高冲击强度 Temperature 温度 越接近Tg,韧性越大 温度升高,材料变软变韧 温度下降,材料变硬变脆 拉伸速率 ? 温度 ? ? ? ? ? T ~ Tg?50 T Tg?50 T = Tg?50 ~ Tg T Tg 拉伸速率和温度对断裂点的影响 温度对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高韧性塑料 Temperature 温度 1区: TTg(塑料):脆性 冲击强度低;断面光滑 2区: TTg(橡胶) 强度开始增加,部分断面粗糙 3区: TTg(橡胶): 韧性、强度迅速增加,断面粗糙 Deformation rate 应变速率 链段松弛时间与外力作用速率相适应,材料断裂前可发生屈服,呈韧性断裂 链段松弛跟不上外力作用速率,材料断裂前不发生屈服,呈脆性断裂 ? ? 0.05 inch/min 0.25 inch/min 1.25 inch/min 5 inch/min 20 inch/min Tensile rate 应变速率 韧性 Stress-strain curve of PS 常用的方法 弹性体增韧 刚性有机粒子增韧 超细无机粒子增韧 … Toughening of polymers 高分子的增韧 Rubber toughening 橡胶增韧 s e e s e s e s 增强橡胶 增韧塑料 橡胶 塑料 达到良好增韧效果的条件 橡胶相作为分散相存在 橡胶相与塑料相有良好的界面粘接力 橡胶相Tg 使用温度 与橡胶类嵌段共聚、接枝共聚,或物理共混,可大幅度改善脆性塑料的韧性 丁二烯与苯乙烯共聚,得到高抗冲聚苯乙烯;氯化聚乙烯与聚氯乙烯共混,得到硬聚氯乙烯韧性体,均使基体的抗冲强度提高几倍至几十倍 增韧效果取决于分散相大小、界面粘接力,即两者相容性 n (wt) Impact Strength (KJ/m2) Tensile Strength (MPa) Elongation at Break (%) Tensile Modulus (MPa) Bending Strength (MPa) Bending Modulus (MPa) 0 1.29 42.0 5.8 8.50 44.3 455.6 5 1.36 31.0 7.6 6.01 39.6 388.5 10 1.53 26.8 10.9 4.94 34.5 30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