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发现的唐山地震大断层-科学网—博客
新发现的唐山地震大断层*
1, 2) 2) 3)
邱泽华 马瑾 刘国玺
1)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北京 100085
2)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北京 100029
3)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河北唐山 063004
摘 要 在对唐山地面塌陷的研究中,发现了一条与唐山地震相关的大断层。该断层至少长90km,地面
垂直错距3m,明显具有铲形正断层特点。该断层倾向北西,可以分为南、北两段。南段的确定主要是根据
震后地面形变野外调查,水准形变资料,航片解译和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北段的存在则有强烈线状喷
水冒砂分布以及地震反射测深资料作为证据。唐山地震主震的余震大致分布在该断层地表出露迹线的北西
侧,这种位置关系显示了新发现的断层对唐山地震的控制性。
关键词 唐山地震 断层 塌陷 喷沙冒水 航片解译
0 引言
唐山地震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邱泽华和张宝红(1994)曾经注意到唐山地震造成了大
规模的地面塌陷。最新的研究揭示了这种塌陷与一条近百公里长的断层活动有直接联系。需
要说明的是,这些大规模的塌陷区不是煤矿采空区塌陷的结果。唐山地区的煤矿都分布在震
区的北部一带,而这些大规模的塌陷区位于远离煤矿的南部地区。该发现有地面形变野外调
查、航片解译、石油勘探、震害分析、地震深反射测深以及水准形变等多方面的证据。
1 地面形变野外调查
因为唐山地震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所以人们观察到大量地震现象。例如,震后调查报
告提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大规模地震塌陷区,其边界十分清晰。其一如,据吴忱(1985),
唐山市丰南县西河村一带的地面塌陷区走向北东,长约4km,宽约500m,裂缝宽0.1-1.0m。
其二如,杜春涛等(1985)提到,天津汉沽区杨家泊付庄沉陷达3m,“水深可行船”,在沉
陷区边缘部位有宽20m以上的裂缝带,走向北东,总长4km。另据郭维钧(1985),付庄—谢
家坟裂缝带,东起杨家泊高庄,经付庄到谢家坟车站西,断续延伸达7km,北侧下沉达3m余。
针对震害报告的描述,我们两次去实地进行了考察。在付庄和西河等塌陷范围和幅度都
特别大的地方,地面破裂陡坎所在位置经过近30年的人为以及自然的改变,至今仍然大体可
辨。大片塌陷区成为荒地、盐池和鱼塘。该地区南部接近渤海,分布众多盐池。根据付庄村
民的描述,地震刚发生出现塌陷后,沿塌陷区断层附近出现了严重的喷水冒沙,后来从附近
被地震破坏的盐池流出的水又注入了塌陷区。
2 航片解译
唐山大地震发生后,为迅速了解震区受灾情况,国家测绘总局航测大队从1976年7月29
日到9月8 日对震区进行了航空摄影,获得照片112000张(邹学恭和张步春,1985)。为研究
考察报告中提到的塌陷现象,我们对有关航片重新进行了解读,发现这些塌陷区都可以在航
片中找到(图1照片2和4 )。根据这些航片,我们还发现了更多的塌陷区(图1照片1、3、5
和6 )。这些塌陷区的共同特点是:只在南东边上出现破裂陡坎。在地理位置上,这些塌陷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资助(106071)
区照片按编号1-6从西南向东北排列,呈线状联系。据此可以推断,这些塌陷区受一条以前
未有报道的大断层控制。这里称该断层为付庄-西河断层。该断层在地震中发生了明显的错
动,北西盘相对下降,长度达30km,并且有相当好的连续性。实际上,以前就有人注意到
了付庄和西河等地的塌陷情况,却将这种现象归因于砂土液化(杜春涛等,1985;杨理华,
1985)。
照片 5 照片 6
北
西 河
照片 3 照片 4
付 庄
照片 1 照片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