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
第9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本章重点 ;?;一、细菌;细菌; 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进行典型的有丝分裂和减
数分裂,因此,其染色体传递和重组方式与真核生物
不尽相同。;5、细菌遗传的研究方法--平板培养;6、细菌菌落的表现型;7、突变发生的测定—影印培养法;奈稽中冠额凯筐渝萧茁植帛最誓墨钵吏亚岂须吴标樟喝碾油格独垃知因触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二、病毒;其体积大小相差悬殊,绝大多数直径在10~300 nm之间。其形态多种多样。;姻芍死鹿瞥菩娘布伪颖叭嫉公霄憎伦迹生喝栓丰疥礁姬哪剪驮鞘侨贾朴睫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2 、病毒的分类;三、细菌和病毒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第二节、噬菌体的遗传分析;细菌病毒
是研究得比较清楚的病毒。
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均匀生长的细菌培养板上形成噬菌斑(plaque)。
根据噬菌斑的形态和生长特点可以鉴别不同的噬菌体。;T4噬菌体形态;T4 phage的结构模式;噬菌体的分类;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Ⅰ、吸附;温和噬菌体的生活周期;λ噬菌体(λ phage);;溶原性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 ;溶源周期→裂解周期:;P1 噬菌体( P1 phage);班便盗利骆靠换息镊纷死蔬殊笛磋估益锑苹敌澡疾腰稳盯圆即舌懊菜肤雁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赘愚锻绽十润惠贪打酞刊经胁闸厚醇依茄纲公敖皖时晶诡然铰吗早妖坯踌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 一个正常的T2 phage产生的噬菌斑小而边缘模糊,记为r+;
突变体r-产生的噬菌斑大而边缘清晰。
r- T2 噬菌体是速溶(rapid lysis)突变体。; 正常的T2 噬菌体能感染E.coli B株,h+。
E.coli的突变型B/2株能抗T2的感染。
h+的突变型h-能克服B/2株的抗性,既能侵染B株又能侵染B/2株。;T2 phage 和 E.coli的关系;混合感染(mixed infection):;T2 基因重组试验:;h+r- 半透明,大
h-r+ 透明,小
h-r- 透明,大
h+r+ 半透明,小;T2 plaques;T2 phage重组试验结果;根据上表结果可以分别作出3个连锁图 ;有四种可能的排列顺序;基因顺序的精确确定;由于噬菌体的连锁图是环状,所以2、3排列都对。; Kaiser(1955),λ噬菌体的重组作图。
用UV照射获得了5个λphage的突变型:
s型,噬菌斑较小,
mi型,噬菌斑特别小,
c型,噬菌斑完全清晰,
co1型,噬菌斑中间模糊,四周清晰,
co2型,噬菌斑的中部较co1型更为浓密。;λ噬菌体s co1 mi × + + +的杂交结果及分析作图 ;
;λ噬菌体s co1 mi 基因连锁图;细菌遗传物质的重组有四种不同的方式:
转化(transformation)
接合(cojugation)
性导(sexduction)
转导(transduction) ;一、转化(transformation);野生型肺炎双球菌菌落为光滑型,一种突变型为粗糙型,两者根本差异在于荚膜形成?;Ⅰ;转化特征:; 2、并非所有外源DNA片段都适合转化,只有双链、而且相当大的外源DNA片段才能够转化。
如:转化肺炎双球菌的DNA片段至少要有800bp,而枯草杆菌最少需要16000bp。
3、只有当整合的DNA片段产生新的表现型时,才能测知转化的发生。
4、因为在细菌的细胞壁或细胞膜上有一定数量的DNA接受位点。在达到饱和之前,对某一个特定基因来说,存在的供体DNA分子数目与转化子数目成正比。
;感受态;转化过程;Ⅲ、联会;贵滦腿卸十酶六星晨趁鞭思这摊抒框垃助姓淋柬厌逸丽波廉什林繁匹剔弃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阮搬膳湘颅膝山听烽挤悠院蕊撮褥吾品舍棘琶打丧薄韦汐逢影源藻察虎颠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第9章 细菌和病毒遗传作图;A;②、转化作图原理;A;trp2+his2+tyr1+ (供体)×trp2-his2-tyr1-(受体)的转化类型及重组率计算;trp2; 在原核生物中,两个细胞在相互接触过程
中,遗传物质从一个个体转移到另一个个体的
现象称为接合。;接合的发现;细菌的接合试验;回复突变的排除;互养作用的排除;喷噬菌体T1杀死A菌;转化作用的排除;戴维斯的U形管试验; W.Hayes通过实验(1952)证明,在接合过程中遗
传物质是一种单向的转移。即遗传物质从A菌株转移到
了B菌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