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构力学第9章 渐进法 主要内容 §9.1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利用平衡条件得 R1p 图(c) E A B C q=20kN/m D F 62.5 1.71 46.85 4.9 图(d) Mp图(kN.m) 9.8 14.6 24.4 43.42 3.43 40 FQEB FQFC 图(e) k11 1 力矩分配法 求出各立柱底端的剪力 FQEB FQFC 0.965 0.467 0.318 0.488 0.806 0.340 0.436 0.096 * * 前面我们讨论了求解超静定结构的三种方法:力法、位移法和混合法。这三种方法最终都归结于求解一定数量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当未知量数目较多时,解方程组的工作将是十分繁重的。为了避免组成和联立方程,在电子计算机还未普及之前,人们提出了许多实用的计算方法,本章主要介绍广为流传的力矩分配法、无剪力分配法及剪力分配法等。 这几种方法都属于渐进法,它既可以避免求解联立方程组,又可以遵循一定的机械步骤进行,易于掌握。在目前电子计算机已普及的今天,对于某些比较简单的结构,上述渐进法由于便于手算,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2 力矩分配法 3 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联合应用 4 无剪力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是哈迪.克罗斯(Hardy Cross)于1932年首先提出来的。其特点是不需建立和联立求解线性方程组,可在计算简图上进行或列表进行计算,并能直接求得各杆的杆端弯矩。工作量大为减少。 最初这种方法仅限于分析连续梁和无结点线位移的刚架,后来陆续推出了一些较新的力矩分配法,能够计算有结点线位移的刚架、薄板及薄壁等结构。 1 劲度系数S(转动刚度) 劲度系数: 一单跨超静定梁的一端(A端)单位转角时,发生于该端(近端、或称A端)的弯矩。 当远端(B端)固定 当远端(B端)铰支 SAB B A 1 MBA 图(a) A B 1 SAB 图(b) 当远端(B端)定向 B A 1 SAB 图(c) MBA 当远端(B端)自由 A B 1 SAB 图(d) 其实,(d)不属于单跨超静定量,只是有时为了便于应用,如此定义。 2 传递系数C 传递系数: 一单跨超静定梁的一端(A端)单位转角时,发生于远端(B端)弯矩与近端(A端)弯矩之比。 如: 当远端(B端)固定 当远端(B端)铰支 当远端(B端)定向 当远端(B端)自由 SAB B A 1 MBA 图(a) A B 1 SAB 图(b) B A 1 SAB 图(c) MBA A B 1 SAB 图(d) 3 分配系数? 如图(e)所示结构受集中力偶作用。 在结点A处产生了角位移Z1,根据转角位移方程得 由结点A的平衡条件得 把(a)式代入上式,得 (b) 3 图(e) A 1 2 4 M Z1 解之得 (c) 把(c) 式代回(a) 式,即得各杆的A端弯矩为 (i=1, 2, 3…) 称为分配系数。 它表明,结点A的弯矩M按照分配系数的大小比例地分配于汇交于该结点的各杆A端。 (a) 知道了各杆的近端弯矩,利用传递系数,很容易确定各杆的远端弯矩: 4 单结点无侧移结构的力矩分配法 以图(f)所示的两跨连续梁来说明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思路。显然,按位移法分析,该连续梁的基本未知量有一个。即B结点的转角。 (1)设想在结点B增加一个附加刚臂,得到位移法基本结构,阻止其转动如图(g)所示。 附加刚臂的约束力矩MB 是原结构上所没有的,它反映了基本结构汇交于B结点的各杆B端弯矩所不能平衡的差额。我们称之为B结点的不平衡力矩。 查表容易得到各单跨超静定梁的杆端弯矩。则附加刚臂的约束力矩由结点B的平衡条件得 Fp 图(f) A B C q A B C MB 图(g) Fp q MB MBCF MBAF 此时梁将产生新的杆端弯矩M′BA 、 M′BC (分配弯矩),在远端将产生新的杆端弯矩M′AB 、 M′CB 、(传递弯矩) (3)原结构在荷载的作用下的实际杆端弯矩应为图(g) 和图(h)两种情况的叠加。 + = 下面举例说明力矩分配法的解题过程。 (2)原结构在结点B本来没有转动约束,即不存在不平衡力矩MB ,因此,为了与实际情况相符,必须消除人为引入的附加刚臂,即使MB ?0,这就相当于在 MB的基础上再施加上一个(- MB )如图(h)所示。 A B C -MB 图(h) A B C MB 图(g) Fp q Fp 图(f) A B C q 例1 如图示连续梁,作M图。 解:在B结点引入刚臂 查表得固端弯矩 求出B结点的不平衡力矩 分配系数 分配传递过程如表所示。 M图(kN.m) 200 180 140 80 固端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对外交通-02-港口规划.pdf
- 第2章 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 和计算规则.ppt
- 2.漆膜的形成和有关的基本性质(第十章第2讲).ppt
-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复习课件.ppt
- 2010年实验一二_重组质粒DNA提取、双酶切鉴定、凝胶电泳、紫外分光法.ppt
- 土压力及土坡稳定分析之二.doc
- 基础工程之二浅基础设计_副本.ppt
- 43物质密度+课件.ppt
- 第6章-钢丝绳电脑探伤仪使用说明书.doc
- 基于活动着眼探究,互助完善能力提升--“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教学实录及反思.pdf
- 数据仓库:Redshift:Redshift与BI工具集成.docx
- 数据仓库:Redshift:数据仓库原理与设计.docx
- 数据仓库:Snowflake:数据仓库成本控制与Snowflake定价策略.docx
- 大数据基础:大数据概述:大数据处理框架MapReduce.docx
- 实时计算:GoogleDataflow服务架构解析.docx
- 分布式存储系统:HDFS与MapReduce集成教程.docx
- 实时计算:Azure Stream Analytics:数据流窗口与聚合操作.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架构与原理.docx
- 实时计算:Kafka Streams:Kafka Streams连接器开发与使用.docx
- 数据仓库:BigQuery:BigQuery数据分区与索引优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