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杜甫(实验公开课).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蜀相杜甫(实验公开课)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正文解析 空字 效果探讨 赏析: “芳树无人花自落”,这里强调“无人”二字,便道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说明经过安史之乱,再也无人来此观赏,只好任其自开自落罢了!“春山一路鸟空啼”,春山一路,不仅使人想象到山花烂熳,鸟语宛转的佳境,但著以“空啼”二字,却成了以乐写哀,以闹衬寂,充分显示了山路的荒寞; “自落”、“空啼”相照应,写出了诗人面对大好山河的多少寂寞之感啊! 明代文人游俊题在“三顾堂”正门的对联 总结 课堂小练 作业 1 背诵《蜀 相》 2 写一篇100字读后感 “诸葛亮与杜甫”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天下计——推崇其匡时雄略 老臣心——赞扬其报国忠忱 雄才大略和生平业绩 忠贞不渝、坚毅不拔的精神品格 诗人所以景仰诸葛武侯的缘由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四十多年后,中唐时革新派首领王叔文在“永贞革新”失败时就曾吟诵这两句诗抒怀;   几百年后,南宋抗金名将宗泽,因国事忧愤成疾,临终时也是吟诵这两句诗,三呼“渡河”而逝。   每逢国家动荡之秋或偏安之时,总有一些诗人们将诸葛亮形诸笔墨,通过热切地呼唤英灵来寄寓自己希望当代英豪站出来平定天下的理想。    杜甫此诗作于上元元年(760)初到成都之时。这时,持续了五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命运仍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杜甫到成都郊外的武侯祠去凭吊,写作此诗,自然不单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含有忧时忧国的深心。 英雄 诸葛孔明 诗人 抒景仰之情,叹壮志未酬 功业未就者 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怀抱,唱出了普天下壮志难酬者的心声。 是失败的英雄,还是成功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 英雄 泪满襟 23 这英雄也包括着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却始终没有机会。杜甫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即便如此,他却依然挂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是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24 1.对这首诗中词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蜀相”是蜀汉丞相诸葛亮。“锦官城”是成都的别称。“柏森森”即柏树茂盛的地方。 B.“映阶”二句是说祠堂内碧草空有春色,黄鹂徒有好音,却没有多少人去欣赏。 C.“频烦”即频繁,连续。“天下计”指统一中国、兴复汉室。“两朝”指东汉和蜀汉。“开”指开创基业,“济”是渡过难关。 D.“出师”指诸葛亮出兵伐魏。“英雄”指诸葛亮和千古以来为国为民的仁人志士,也包括诗人自己。 C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设问引起,开门见山。一个“寻”字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向往之意。 B.颔联由远及近,以草绿莺啼的美景衬托诸葛亮人格的清高。 C.颈联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行事。“天下计”见匡时雄略,“老臣心”、“身先死”显报国忠诚。 D.诗的前四句写祠堂之景,后四句写丞相之事。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赞颂,寄托了诗人忧心忧国、痛感济世无人的哀伤。 B 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联曰: 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这对联陈述了谁的事迹? 诸葛亮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京兆杜陵人,唐代大诗人。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称为“诗史”。    著有《杜工部集》。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 35岁以前,读书和漫游时期(731—745 )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的浪漫生活 《望岳》 二、 35至44岁,困居长安时期(745—755 ) 仕进无门,困顿十年 《兵车行》、《丽人行》 三、 45至48岁,陷贼和为官时期(756—759 ) 安史之乱爆发《春望》、“三吏”、“三别” 四、 48至59岁,西南飘泊时期(760—770 ) 逃难、漂流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