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五单元:欧洲宗教改革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ppt

高中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五单元:欧洲宗教改革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五单元:欧洲宗教改革复习 新人教版选修1

思考:以下新闻反映了什么现象?;;佛教(公元前6世纪)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 基督教(公元1世纪);基督教的发展演变:; 圣安布鲁斯的名言“皇帝是教会的一 员而非教会的主人”,成为教会跟世俗政 权争夺权力的重要依据。到12至13世纪 之交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任教皇时,教会权势达到顶峰,……宗教的和世俗的权力都属于教皇,君主的世俗权力只有在教皇的命令下才能行使。教皇成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只有在14—15世纪以后,以教皇为首的教会势力才越来越无法同日益强盛的王权相抗衡。 ——许序雅《世界文明简史》;  中世纪(Middle Ages ;公元476~公元1453) ,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由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开始计算,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中世纪”一词是从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这个时期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中,所以中世纪或者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称作“黑暗时代” 。;一、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华丽的祭坛;2、宗教“异端”的运动发展:;①资本主义不发达,资产阶级力量较弱,不得不借助宗教外衣。 ②在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下,思想和行动受到天主教的严格控制,要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需要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见提纲P4;3、14—16世纪西欧向近代过渡 ①经济: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和重商主义流行,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根本原因) ②政治:民族观念崛起。民族国家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局面; ③文化: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 ;▲宗教改革发生的背景; 基督教的魅力在于: 她要让绝望的人们有希望,苦难的人们有憧憬,悲观的人们有安慰,没有尊严的人有尊严。 ????基督教给予其信仰者以现世中没有得到的尊严。 ????基督教给所有犯了错或犯了罪的人以原谅。 ????基督教给信徒们以生活的目标。 ??基督教使贫苦百姓们在信仰中感到了公平。 ????基督教给信徒们以归属感。; 基督教正由于能满足当时欧洲人的心理需要、而且具有多种社会功能,所以能在近代以前的欧洲成为控制性的思想体系。但是,近代以来的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基督教不能再像原来那样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能发挥各种社会功能。这时,基督教的出路有两条:一条是基本坚持原来的教义,这样会逐渐降低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使得人们逐渐地只是出于传统的惯性、越来越只是在形式上而不是实质上信奉基督教;另一条是一方面保持部分教义和形式,一方面顺应时代做出教义上的变革,使变革后的基督教能满足人们新的、其他的心理需要,能发挥新的、其他的社会功能,从而能在社会思想领域继续占有重要地位。 ; 1517年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 海涅对路德的评价: “在我们的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而德国人的所有优点和弱点在他的身上非常出色的结合在一起。他是这个时代的喉舌和刀剑。……一个冷静的有学问的词语制造者和一个有灵感的陶醉与上帝的先知,他呕心沥血的工作,来研究他的费劲的教义上的特点,而在晚上他则拿起长笛,凝视天空的星星,把乐曲和对神的敬畏融合在一起。   《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探究:德意志地区为何会成为宗教改革的发源地?;路德的宗教主张大多体现在《九十五条论纲》当中,核心有三: ①“因信称义”。人们不是通过善行这样外在的事物,更不是只有通过重金购买赎罪券才能够得到救赎,而是依靠内心真正的信仰上帝才能够最终得到拯救。 ②德文版圣经。路德否定了“教皇永无谬误论“。路德宣称唯一永远不会出错的,就是《圣经》,《圣经》是最高的权威。 ③ “人人皆为祭司” 。任何人都能够通过认真阅读圣经而获得启示,从而成为自己的教士,可以直接和上帝对话,对上帝负责,而不需要通过任何的中介人获得上帝的指点。;(一)德国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的开端;上帝; 思考:马丁·路德观点为什么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什么关系?;宗教改革与德国民族 德意志民族的勤奋敬业、诚实可靠、服从纪律的民族特性是世人皆知的。这一民族特性造就了第二帝国时期德国的辉煌,使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之后又使德国在二战后的复苏中再创经济奇迹。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民族特质,为德国暴君威廉二世和希特勒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国民基础。这种矛盾的、令人不解的民族特性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期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