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七性”标准20121204—孙敏霞.ppt

高效课堂“七性”标准20121204—孙敏霞.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效课堂“七性”标准20121204—孙敏霞

河源市源城区源西中学 孙敏霞 2012-12; 教师是一个基于良心与基于自觉的职业!; 常香玉大师说:戏比天大,观众是上帝。 课比天大,学生是上帝。 首先是尊重每位学生,要有“四心”: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 对待学困生: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 《课堂更要关注后三分之一》——刘堃,现任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曾任山东省实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国家普通高中新课程专家工作组成员。 ——摘中国教育报 2012年5月3日第8版。; 可以量化的成绩是效果,单位时间内收获的效果是效率,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就是效益。 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性。 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效课堂的“七性”标准;一、目标设计的合理性; 【举例1】第九单元课题1《溶液的形成》; 基础目标: 1、 知道常见的酸、碱、盐的主要性质。 2、 知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3、知道酸碱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及其反应条件。 4、能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物质 发展性目标: 1、具备对酸、碱、盐化学知识进行初步归纳和迁移 的能力。 2、具备对中和反应进行终点判断的能力。 ;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通过追问来揭示学生在认识上的自相矛盾; 通过对问答的评价来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 有效提问率也可以量化: 有效提问率=有效提问/提问总数×100%;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过于直白显得价值不大; 要求不明而不能令学生思维聚焦; 缺少必要的知识铺垫,使得学生无所适从,启而不发。;二、课堂提问的启发性;【举例1】谜语式提问:—小精灵遇险记 ;;三、板书设计的网络性;CO2实验室制法;【板书2】;四、应用信息技术的适时性;是否会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 是否流于形式,导致“凑热闹”、“搞噱头”现象的产生; 是否在利用其它教学手段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有效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是否无缝主动地渗透到了教学必须的环节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是否确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五、作业设计的层次性;六、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常用的方法—“沉锚”效应。 所谓“沉锚效应”是指的是人们在对某人某事做出判断时,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 在情境教学中,问题情境就是“锚”; 在概念教学中,例题选择就是“锚”; ; 【举例1】音乐情境创设:;提供的物品: 烧杯,细沙,湿布,碳酸钠, 喷壶,扇子,剪刀,稀盐酸;【举例3】角色互换情境的创设:;【启发】;《酸、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1、小美美早上起床后,空腹喝了一瓶酸奶,请问她空腹喝酸奶科学吗? 2、喝完酸奶后,小美美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剖鱼,但妈妈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胆汁沾在鱼肉上,鱼肉就会有苦味,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酸和碱知识,帮小美美和妈妈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教师要善于选“锚”和用“锚” ,让学生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具体化、特定化,真正成为新知识的学习载体。 “沉锚”效应会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并在不断的收获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上课富有激情,给予学生积极的情绪引导; 有激情的课堂教学是奔放的,有吸引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情绪可以感染,能量可以传递。;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七、课堂教学教师的指导性;提高对学生的期望值。 “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多高,学生的潜能就有多大”。 皮格马利翁效应 罗森塔尔实验;罗森塔尔实验: 1960年,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博士曾在加州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新学期,校长对两位教师说“根据过去三四年来的教学表现,你们是本校最好的教师。为了奖励你们,今年学校特地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给你们教。记住,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校长再三叮咛: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两位教师非常高兴,更加努力教学了。    一年之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全校中最优秀的,甚至比其他班学生的分数值高出好几倍。知道结果后,校长不好意思地告诉这两位教师真相:他们所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这两位教师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