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路的现状及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公路交通的现状与发展 摘 要:一个国家的公路如同一个人的血脉,从哪里经过,哪里就是一方沃土。本文从我国公路交通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现存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对中国公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就显著,虽然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但是发展迅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形成完善的公路交通系统。 关键词:公路现状 发展趋势 1. 引言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只有有了发达的公路交通系统,一个国家才能快速的资本输入和输出,才能促进经济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因此,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就必须先发展公路交通。 2. 中国公路的现状 2.1中国公路历史背景 中国公路的历史源远流长。从秦驰道的壮美,到汉丝绸之路的辽远,从唐宋御道的辉煌,到明清官道的璀璨,中国曾以其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傲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早在远古,道路的发展就被放在了极为重要的位置,“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是祖先的高瞻远瞩。夏禹“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至商汤“服牛乘马”,远距离经商,人类交通运输的新时代开始了。 夏商之后,周人在都城镐京、东都洛阳之间修建了一条宽阔平坦的高速路,号称“周道”。它以洛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修筑起等级不同、呈放射状的道路。“周道”历经千年而不朽,直到今天,仍然是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的基本方向。 随着时间的流逝,到战国晚期,中华名族的道路已相当完备。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之后,下令“夷去险阻”,实行“车同轨”,宣示的是与始皇大一统精神相一致的大交通的新思维。始皇二十七年,秦人又以都城为中心,修筑驰道,辐射全国,其“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掩以金椎,树以青松”,可谓气势磅礴,前古无匹。 中国的道路网,随中国封建帝国的诞生而诞生。唐有驿站1639所,以30里一驿来估算,唐当时有干线至少有五万里左右。而宋代对道路实行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道路交通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因此更加发达。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帝国。道路从元大都(今北京)一直修筑到蒙古,并直通欧洲。到了清朝,驿路被分为三等——官马大道、大路和小路。官马大道类似于现在的国道,是全国交通的枢纽,从北京向各方辐射。 然而,随着瓦特蒸汽机的发明,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人类文明开始加速发展,火车、汽车等新交通工具相继问世。闭关锁国的中国这时却还沉睡在自给自足的温床上,曾经引以为豪的官马大道在西方日益发达的铁路、公路面前成了落后的象征。 20世纪上半叶,整个中华民族浸泡在西方列强的残酷压制与剥削中,公路发展举步维艰。从1906年建成的镇南关至龙州的第一条公路,到1949年四十三年间,偌大一个中国能勉强通车的只有7.5万公里。 2.2新中国公路建设的巨大变化 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发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华夏儿女开始在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公路开始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延伸。1950-1952年,新中国新建公路3846公里,改建公路18931公里,加上恢复通车的公路,全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近13万公里。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举世闻名的川藏、青藏公路于54年底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民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意志的缩影。第二个五年计划受到“大跃进”的干扰,公路建设遇到了极大的阻力,很多新建公路质量很差,而且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一些公路建成后根本无车行驶,后又改路为田。在纠正了“大跃进”的错误后,中国公路建设在“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引下进入了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成鹰、宝成、川黔、渝厦、福温、沈丹、滩石等国家干线公路在这个时期相继建成。尽管十年文革给我们民族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可是关系到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的公路建设却仍在动乱中进步。曲曲折折的中国公路建设发展到1978年,总里程达到89万余公里。尽管等级低、质量差,但它的确通到了全国90%以上的乡(镇),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路网。 2.3中国公路的新面貌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公路交通变得窘迫、局促起来,日益成为制约突飞猛进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打破瓶颈、发展交通的深切呼唤,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传来。1985年,中国公路总里程历史性地突破百万公里。然而,公路交通部门调查显示,这百万公里的公路交通存在三大突出问题:运输工具种类繁多,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行,车辆纵向干扰大;公路沿线城镇密集,穿越城镇横向干扰大;公路交叉口多,通过能力低。这三个问题严重影响着公路交通功能的发挥,“高速公路”进入了国人的视野。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龙头,上海率先一步,总投资1.5亿元的“沪嘉高速”建设工程于1984年底正式拉开帷幕。至1988年10月,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横空出世。1990年底,中国公路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