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上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边塞诗上课

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军旅诗 真题回放(04年江苏高考)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三、边塞诗常见思想情感 真题回放(04年江苏高考)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2)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中抒发了哪些情感?。 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气候酷寒、景色单调的怨愤。 边塞诗常见的情感: 1、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达对美好壮阔河山的热爱之情 2、抒发从军边塞、杀敌报国的意志; 3、讴歌边塞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 4、抒发御敌建功的愿望和安边定远的思想; 5、抒发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 6、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 7、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8、对战争的厌恶和渴望战争早日结束的美好愿望。 真题回放(04年江苏高考)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四、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总结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表达效果: 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3.虚实结合: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 表达效果: 运用想象,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方法总结 1、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2、抓住意象,分析关键词句 3、熟知技巧,明确艺术特色 五、边塞诗的风格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 或清新幽雅,缠绵悱恻; 或慷慨高歌,响遏云天; 或低徊浅唱,感慨万端; 或令人热血沸腾,欲跃马横戈; 或使人愁肠寸断,想折戟断刀…… 只有通过对诗歌字句的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由于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以及不同诗人的不同艺术素养、不同生活遭遇,反映在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六、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关系。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完成练习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1分) 逢病军人 卢 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智度师 元 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1)卢诗第四句“不堪秋气入金疮”写出了军人哪三重“不堪”?(3分) 不堪“秋气已至”; (1分)不堪天气渐冷;(1分)不堪“旧伤复发”(入金疮)(1分)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1分) 逢病军人 卢 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智度师 元 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2)今昔照应是元诗的显著结构特点,试作简要分析。(3分) 这首诗在结构上的特点是隔句照应,即第三句照应第一句,第四句照应第二句。(1分)一三句是写过去(四十年前)的情形,(1分)二四句是写今日的情形。(1分)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11分) 逢病军人 卢 纶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智度师 元 稹 四十年前马上飞,功名藏尽拥禅衣。 石榴园下擒生处,独自闲行独自归。 (3)两首诗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何异同?(5分) 相同之处:都是被战争(朝廷)损害(抛弃)之人。(1分)不同之处:卢诗塑造的是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