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属学科 编号:.DOC
所属学科 编 号:
( 工 科
( 农 科
( 医 科
( 管 理
福 建 紫 金 科 技 创 新 奖
申 报 表
申报人姓名 廖飞宇
工作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
工程学院
成果名称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理论与应用关键技术
受理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填表日期 2017 年6 月 13 日
填 表 说 明
1. “紫金科技创新奖”是人员与项目合一表彰的科技奖项,填表前请详细阅读本说明,如实填写。
2. 编号:由秘书处统一编排。
3. 参加党派:系指中共或其他民主党派。如有职务,请标明。
4. 所在社团:系指学术性社团。如有职务,请标明。
5. 进修情况:请注明进修时间地点、研究项目内容等。
6. 应用领域:指该技术成果所应用的主要行业(专业)领域。
7. 应用范围:指该技术成果所应用的主要地域范围。
8. 研发时间:项目初始立项及投入研究开发的时间。
9. 应用时间:项目成果投入实践应用的时间。
10. 受理单位:系指“省级学会、设区市科协(含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省内高校科协、省属国有企业科协、中央在闽单位科协。”
11. 填写完毕盖章后,请将纸质表格(活页装订)邮寄至福州市群众路278号源利明珠9层(邮编350005)“紫金奖”秘书处收,同时将WORD电子文档发送至zjjmsc@163.com。
表1 . 个人信息(一)
姓 名 廖飞宇 职 称 教授 身份证号 3 5 2 1 0 1 1 9 7 8 0 7 1 3 1 8 1 7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学 位 工学博士 参加党派 无 所在社团 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理事 工作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职 务 实验室主任 通讯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 邮 编 350002 电子邮箱 Feiyu.liao@ 微信号 Feiuk0527 手 机电 话 0591 毕业院校
专业、时间 2007年11月毕业于福州大学结构工程专业 进修情况 2012.6—2015.5 在英国Brunel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职位 个人主要简历
1996.9-2000.7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民建专业 获学士学位
2002.9-2007.11 福州大学 获结构工程博士学位
20011– 2011.10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
20083 – 2012.3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博士后研究员
20091 – 2009.3 澳大利亚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20107 – 2010.8 澳大利亚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访问学者
201111– 2016.8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26 – 2015.5 英国Brunel大学 博士后研究员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表1 . 个人信息(二)
项目成果的主要创造人(按实际贡献程序最多列举前三名):① 廖飞宇 ② 林挺伟 ③ 尧国皇 个人在项目成果研发、应用中所起的作用与贡献
项目主持人,提出了本项目研究的总体思路和技术路线,完成了本项目的大部分具体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工作,并领导了项目成果的推广工作。 个人其他成果列示
申请人近10年来一直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研究和推广工作,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完成了英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973计划等重大专项研究获得授权专利7项。研究成果已在世茂国际中心大厦、卓越世纪中心大厦、华润君悦酒店等国内12个组合结构重要工程中得到应用,通过优化结构设计和节约工程造价等方式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6500万元。此外,成果还被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T 13-51-2010)系统采纳,并促进了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建筑材料(如再生混凝土、不锈钢管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实现了节能环保的有益效果,并推动了我省建筑行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人主持的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理论和应用关键技术经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评价结论为:成果整体居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钢管混凝土脱空缺陷和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节点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该申报了福建省科技省科技厅正式。
人已在《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