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潮与气候.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黑潮与气候

黑潮與氣候 許晃雄 國立台灣大學 大氣科學系 一、氣候的定義 著名氣候學家 A. S. Monin 定義氣候為「在長達數十年期間,大 氣 海洋陸地系統狀態的統計系集」 - - ( A statistical ensemble of states of the atmosphere-ocean-land system during a time period several decades 。這個看似簡單的定義指出了三個重點統計系集 long. ) : (statistical 、數十年及大氣海洋 陸地系統。 ensemble) - - 什麼是統計系集?氣候變化是由許多隨機過程所組成的,無法以 數學函數準確地描述它在任何時刻的確切狀態 ( 無論是過去或未 來) 。但是,它也可能具有某些可以被偵測到的統計特性。最明顯的 例子是四季變化。地球自轉軸相對於黃道面的傾斜角(約 23.5 度) 以及地球繞太陽公轉,是造成四季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上述的天 文因素是影響四季的唯一因子,我們就可準確的預測世界各地的四季 變化。但是,各地的四季變化還受到緯度、高度、海陸分佈、地形、 大氣內部動力甚至人為因素等的影響。許多已知及未知的隨機過程不 斷地塑造地球氣候,讓我們無法預知某一段時間的確切溫度。 二、海洋對氣候的影響 大氣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等氣候子系統之間的交 互影響,以及天文因素(如,日地距離是影響氣候的主要變因。) 其 中水圈以海洋為主,如前所述,海洋是大氣中水汽的主要來源,也是 水循環的主要驅動者,更是大氣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之一。因為大氣 本身直接吸收太陽短波輻射的能力有限,大約百分之五十的短波輻射 穿透大氣為地球表面所吸收,地表再以潛熱及可感熱的型式將能量傳 給大氣,這部分能量佔了百分之三十。這些能量驅動大氣,造成對流、 颱風、季風等大氣現象。 海洋佔了地球表面積的百分之七十,它能夠提供給大氣的能量也 遠大於陸地。大致而言,大氣溫度由赤道往極區遞減。由於斜射的關 係,同樣強度的輻射照在高緯度時,受到日照的面積會比在低緯度時 大,因此低緯度地區每單位面積接收較多的太陽輻射。一般而言,低 緯度地區吸收的短波輻射量(可見光)多於放射出去的長波輻射(紅 外線),是輻射加熱區。高緯度地區則相反 ,是輻射冷卻區。因此, 低緯度地區是大氣能量的主要來源,大氣運動則不斷將低緯與高緯地 區空氣混合暖空氣往北,冷空氣往南)。這個能量的傳送過程,使( 得低緯度地區溫度不會一直增加,高緯度地區溫度一直降低,減少了 溫度梯度(差異)。 海洋和大氣一樣,都是流體,也有類似的功能。熱帶地區的海洋 面積遠大於高緯度地區。在北半球,低緯度地區的海洋 / 陸地面積比, 也比高緯度地區高出許多。熱帶海洋吸收了大量的太陽輻射,變成熱 能,儲存在海水中。大洋西側的暖流(如,墨西哥灣流、黑潮)將暖 水與熱量傳送至中高緯度,東側的冷洋流則將冷海水往低緯度傳送。 還有一些尺度較小的擾動,也有同樣功能。整體而言,此一海洋環流 系統與大氣環流一樣,將熱帶多餘的能量,傳送至高緯度地區,在透 過可感熱與潛熱暖化大氣,補足因輻射冷卻所損失的能量。附近有暖 洋流的陸地,氣溫也都比較高。從圖1 ,我們可以看到一月時,東亞 (尤其日本)、北美洲西北部受到黑潮的影響,溫度比內陸高。西歐 則受到接續灣流的大西洋漂流的影響,溫度也比歐陸溫度高出許多。 暖海水被傳送到中高緯度後,因為水溫高於氣溫,加上風速強 勁,表層海水的熱量,很容易透過大氣運動將熱量由海水傳至大氣(此 為可感熱),而且產生大量蒸發,海水變成水氣進入大氣。前者可以 直接暖化大氣,後者如果凝結成水滴成雲,甚至降水,由氣態變成液 態,釋放出熱量,間接暖化大氣。透過這二種過程,儲存在海水中, 從熱帶被帶至中高緯度的熱量,就被釋放到空氣中,暖化中高緯地區 的大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