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人口科学.PDF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人口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人口科学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 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袁  俊  吴殿廷  吴铮争   【摘  要】 文章运用定量测度方法 ,从时空角度描述了中国农村人 口老龄化的 分异特征 ,揭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域差异扩大的内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非常明显 ,东部沿海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人 口老龄化阶 段 ,但在“十一五”期间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将加快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 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差异是影响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农村人口老龄化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作  者】 袁 俊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 ; 吴殿 廷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教授 ; 吴铮争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 遥感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 。 目前中国对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多偏重于从人口学 、社会学 、老年学等非空间的角度来考察 ( 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过程 、原因、影响及对策等 姜向群 , 1999 ; 张再生 ,2000 ; 杨中新 ,2005 ;谢 ) ( 安 ,2004 ;穆光宗 ,1999 ,地域分异的研究相对较少 ,且只侧重于聚类分析方法的使用 姚静 , 2000 ;张晓青 、李玉江 ,2005 ;于蜀 、陈扬乐 ,2000) ;对城市老龄化和总体人口老龄化问题论述较 ( ) 多 原新 ,2005 ;柴彦威 、刘璇 ,2002 ; 国务院第五次全国人 口普查办公室 ,2006 ,而专门的农村 老龄化研究较为少见 。事实上 , 由于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及长期以来非均衡的社会保障体制 , 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加严重 、压力更为突出。 一 、农村人口老龄化地区差异的测度方法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通常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进行测定 ,前者偏重于对农村 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度量 ,后者则更多地关注人口老龄化速度 。 ( ) 一 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测定 1. 绝对老龄化程度 农村人口绝对老龄化程度是指区域农村人 口中老年人口所 占比重 。某一时刻 、某一地域 范围内农村老龄人口的比重是该区域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及水平的重要标志 。这一指标可以 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的静态空间特征 。用公式表示为 : l 绝对老龄化程度 = ×100 % ( 1) p ( ) 公式 1 中, l 是区域农村老年人口数量 ,p 是区域农村人口数量 。 ·41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年第 3 期 2 . 相对老龄化程度 农村人口相对老龄化程度是指区域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与全国农村老年人口比重之比。该 指标描述了老年人口在地理空间静态的集中程度 。用公式表示为 : l/ p 相对老龄化程度 = (2)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