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冲向重磅之理想药物—靶向药物
冲向重磅之理想药物—靶向药物
靶向药物也称 “靶向治疗药物”或 “标靶药物”,是一类只针对某一些特殊组织、细
胞起作用的药物。最初靶向药物是被作为抗癌药物而开发的,但随着其发展,靶向药物的
功效不仅仅局限于抗癌,已经广泛应用于类风湿、器官移植等多个领域。由于药物浓集于
靶器官、靶组织或靶细胞中,对正常组织、细胞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因而表现出较强的
治疗性,是个体化治疗的理想药物。
当前市场上热门的靶向药物大致为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大分子单克隆抗体。由于当前癌
症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首要原因,而传统的细胞毒类药物的机理是非特异性的阻断细胞分裂
从而引起细胞死亡,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破坏人体正常细胞。靶向药物具有相对明
确的靶点,因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相对较轻,所以目前市面上靶向类药物多数集中于治疗
癌症。分子靶向药物通常是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
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001 年自第1个针对BC-ABL 靶点的小分
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 imatinib mesylate,Glivec) 研发成功之后,靶向
治疗成为抗肿瘤治疗领域的研发热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也成为当前国际上抗肿瘤
新药开发最为活跃并有多个药物成功上市的一类药物,其作用靶点主要集中在EGFR,
VEGFR,PDGFR,SRC,ABL 等酪氨酸激酶家族。而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
物吉非替尼( gefitinib,Iressa)的成功上市,亦成为一个体现对靶向治疗认识变化过程
的经典案例。阿斯利康公司研制的吉非替尼为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
抑制剂,2002~2003 年先后在日本和美国按加快程序获准上市,用于化疗失败的局部晚期
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2 线治疗。而我国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埃克替
尼也赶上了这股潮流。小分子靶向药物在为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的同时,也在药物市场上
迅速迈进重磅药行列。
随着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技术的发展, 通过淋巴瘤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单抗)生
物技术类药物取得了巨大进步,抗体在特异性、免疫原性和细胞的内效等方面都得了很好的
改进和优化。单克隆抗体作为新一代靶向载体,在抗恶性肿瘤和自身免疫系统缺陷疾病的治
疗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21 世纪是生物技术药物的世纪,单克隆抗体药物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13 年全球最
畅销的药物前三甲均为单抗类药物,且阿达木单抗的销售一举突破百亿美元大关。
由于治疗性单抗药物通常针对特定的单一抗原表位,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从而拥有更
强的疗效。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单抗类药物的临床有效性明显优于其他药物种
类,很多传统医药无法处理的遗传性和后天病理性的代谢、免疫、内分泌、心血管等疾病
通过该类药物能够获得有效治疗。目前我国的抗体类药物产业虽然起步稍晚,但进步惊
人,有消息称海正药业重组人鼠嵌合抗CD20 单克隆抗体及中信国健的重组抗HER2 人源化
单克隆抗体等已有了最新的进展,相信不久的将来,患者可以用到价格较为合理的重磅类
单抗的仿制药。
一般来说传统的药物,有些 “敌我不分”,在治疗的同时对正常组织也有一定损伤,
有时还会引起一些较为严重的副作用。而靶向药物,如同精确制导导弹,理论上可以准确
到达病灶发挥最大治疗效果,对正常组织细胞的破坏较小。由于靶向药物的临床优越性,
因而受到市场的追捧,目前有千余种抗体药物正在美国和欧盟进行临床试验,我国亦有数
十种抗体药物进入审评状态,而小分子靶向药物更是出现了众多企业数百条的药物处于审
评状态的情况,而且不乏华东医药迈华替尼等这样的1.1类新药的身影,靶向药物的研发
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这个热闹的表象背后,我们也需有清醒的认识,靶向
药物并非万能,基于目前人类发现的靶点还比较有限,靶向的精准制导率也远没有达到完
美,并且药物在治疗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耐药等现象,都成为靶向药物研发的瓶颈。为降
低耐药性,科学家开始进行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联用的研究,抗体偶联药物(ADC)就是这类
研究的良好成果,罗氏治疗乳腺癌药物Kadcyla 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并取得了很好的市
场效益。在增强精准制导率方面,研究人员通过各种靶向给药技术手段也已经大大增加了
药物的靶向性。靶向药物正经历着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开发,逐渐接近其 “药物设计中合理
的产品”的名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收集肝移植中心负责人通信资料的通知 - 中国肝移植注册.doc
- 关于我国器官捐献伦理社会体系建设研究进展的综述 - 中国医学伦理学.pdf
-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斜井施工技术探讨.pdf
- 关于泉州校区北区学生宿舍新建及改造楼栋 - 华侨大学信息化建设与 .doc
- 关于海安县一、二级河道河面保洁工程的补充通知.doc
- 关于网上报送集装箱装箱照片的操作指南.doc
- 关于征集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及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领域推广应用和 .pdf
- 关于钢结构资产抵押法律适用一问题的调研报告 - 北大法宝.pdf
- 关系认知、关系态度及关系行为之关联性的探讨.pdf
- 关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消化系统损害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