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磨羌族建筑考察.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磨羌族建筑考察.doc

赴水磨古镇学习考察报告 为了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民间艺术作品、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丰富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思想教育内容,学校组织了我们大三年级的设计专业组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旅游。在这三天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位于阿坝的水磨古镇。此次,我主要调查了水磨古镇的羌族建筑。 简介 水磨古镇位于南部的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灾后重建第一镇。 在从成都去往水磨的路上,我就已被沿路上的风景深深吸引了。滔滔岷江川流不息,给本就美好的自然风景增添了无限动力。没多久就到了水磨,水磨给我的第一印象,都是房子,。水磨古镇的建筑包含了汉族文化、藏族文化、羌族文化在建筑造型差别很大。青石街巷,雕花柱椽,迂曲回绕,融明清建筑风格与水磨震前老街风格于一体,今天的禅寿老街不仅体现了水磨浓郁的“古”情调,同时,也成为旅游的中心区域,这里集购物、休闲、娱乐、住宿于一体,形成了与羌城完全不同的建筑风貌。相对于川内多处古镇,水磨老街在建筑形式和艺术方面的成就已处于全新的高度。 羌城的建筑色调羌族建筑,就近取材,利用附近山上的土、石等资源,先在选择好的地面上掘成方形的深一米至两米左右的沟,在沟内选用大块的石片砌成基脚。宽约三尺,再用调好的黄泥作浆,胶合片石。石墙自下而上逐渐见薄,逐层收小,石墙重心略偏向室内,形成向心力,相互挤压而得以牢固、安定。屋顶结构层次由下至上分别是主梁、掾子、劈材层、竹杆、黄刺。棕耙,颇具民族特色。这些坚韧古朴的建筑不绘图、不吊墨、不划线,结构匀称,棱角突兀,雄伟坚固,精巧别致,全用眼力砌石垒木,把整个山寨一气呵成连成一体,没有单门独户的房子是世界建筑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大奇观,令人叹为观止传统羌寨散落于高山峡谷地带,地势险要,村落感强但缺少城镇化规划和布局。水磨古镇的“最美羌城”传承了羌族传统建筑特点,融合现代建筑工艺和技术,使古朴粗放和现代化城镇完美结合。 威严、大气的古镇城门,跨过顺德大桥,就来到了羌碉广场。广场边上矗立了一座最具羌族文化代表的笔挺建筑——碉楼,只见其上镶满碎小白石,“水磨羌城”四个红色的大字耀眼夺目 “水磨羌城”碉楼是整个羌城的标志性建筑,高10米左右,雄伟气派,大气磅礴,它蕴含了羌族的千年历史与建筑文化,凝结了羌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是羌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千百年来,羌族先民为了避免战乱,世代迁徙,碉楼成了他们防御的建筑 禅城桥是水磨古镇灾后重建的一座步行桥主体采用预制小箱梁简支梁桥,上部为木结构长廊,木材为俄罗斯进口樟子松,桥梁全长87.4M,造型独特,韵味古典。 ? 赴 水 磨 古 镇 学 习 考 察 报 告 美术系09级环艺一组 张思雨 0916060443

文档评论(0)

3816976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