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对综援态度 - 乐施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市民對綜援態度》意見調查 電話訪問調查結果 報告撮要 樂施會 委託 香港理工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 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進行 香港理工大學 應用社會科學系 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撰寫 二零零九年三月 報告撮要 研究背景 本研究由樂施會委託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簡稱中心)進 行,是 2006 年研究的延續計畫。本研究旨在檢視社會大眾對「綜合社會 保障援助計劃」(簡稱「綜援」)制度及受助人的看法,以及探討近年 備受關注的本地長者貧窮問題,及他們使用綜援的情況。 本研究堅持兩大信念 - 「社會保 障乃每個人的基本社會權利」及 「社會必需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有效的社會保障」。 誠然,隨著近年社會對「綜援」制度有更多關注,大眾對社會保障為市 民基本權利的認同亦逐漸提升。然而,當社會再度陷入經濟不景,領取 「綜援」的人數和福利公共開支將相對增加時,我們卻發現坊間對綜援 的偏見,依然如昔。社會不少輿論仍舊對「綜援」受助人作嚴厲批評、 責難濫用「綜援」問題嚴重、認為長期依重公帑扶貧不設實際、要求政 府為「綜援」定立更多限制和審查等等。 以上言論對領取「綜援」的人士帶來壓力,個別社群(如新移民及失業 受助人)所承受的壓力就更為沉重 ,結果顯然是削弱了社會保障的根本 目的。 研究目的 有鑑於此,本研究特定立下列目的: 1. 評估公眾對「綜援」制度及「綜援」受助人的認知和看法。 2. 估量公眾如何看待「綜援」作為貧窮人士解決經濟困難的手段。 3. 嘗試辨識公眾對申領「綜援」人士持有那種負面印象或定型。 4. 探討公眾對本地長者貧窮問題的觀感。 研究方法 本調查以電話訪問形式進行,以隨機抽樣的方法抽選合適住戶,並用基 什網格 (Kish Grid)方法從每住戶抽選一位合適人士作為研究樣本。本調 查涵蓋全港所有擁有住宅電話線的住戶中,年齡為 18 歲或以上的市民。 本調查共完成了 1195 個成功個案,百分比估值的 95%置信度誤差最多為 - 1 - +/- 2.83% 。利用Groves(1989)1 的公式計算接觸率(Contact Rate )及合作回應 率(Co-operation Rate ),其結果如下: 接觸率 Contact Rate 86.74 合作回應率 Co-operation Rate 69.68 研究主要結果及分析 訪問部分主要結果如下: (一)受訪者對綜援的態度 調查發現,公眾對社會保障持正面的態度,而且情況有上升趨勢。大部 分的受訪者(85.0% )認為,綜援「十分可以 / 可以」協助財政上有困難 的香港市民,較 06 年的調查高出 5.0% (表1.1);同時,84.1%的受訪 者表示,「十分同意 / 同意」當市民遇上經濟困難時,獲取政府的經濟 援助是公民的基本權利,這數字亦較 06 年的調查增加 4.9% (表1.2)。 表 1.1 受訪者認為在一般情況下,綜援可否幫助經濟上有需要的香港市民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