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生产装备发展与进步.doc

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生产装备发展与进步.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生产装备发展与进步

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生产装备的发展与进步 【 HYPERLINK javascript:window.print(); 打印】 【 HYPERLINK 收藏】 【 HYPERLINK javascript:window.close(); 关闭】 ??? 旧中国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等高温工业极端落后,为高温工业服务的耐火材料工业不但品种单一、质量低劣,且装备极为原始:人工混料、手工成型、地坑干燥、倒焰窑烧砖……,基本上处于作坊工业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耐火材料工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起步,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30年,从无到有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耐火材料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的30年从小到大,尤其近20年来实现跨世纪的突破发展。我国耐火材料工业生产装备(含炉窑)的面貌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品种、质量和成本的需求不断创新发展,保证了耐火材料新工艺、新流程的实施。 ??? 采用了适合国情的新工艺、新流程促进生产装备的技术进步 ??? 1.采用半干法更新了国外设计的可塑法及湿法工艺 ??? 建国初期,苏联为鞍钢黏土车间改建的工艺流程,设计中原采用可塑法成型,用“斯匹瓦克”成型流钢砖,在当时仍属先进技术,但可塑法有其固有的缺点,即能耗大、工艺复杂及制品的气孔度高与强度较低,国内设计改用半干法,并设计了适应半干法成型要求的摩擦压砖机,不但节省了能耗、提高了制品质量,还节约了建多条干燥器的投资与厂房。 ??? 苏联为大石桥镁砖厂设计的镁砂煅烧工艺采用了泥浆法。这种工艺主要的缺点是能耗大、窑利用系数低以及需大容量的泥浆缶作为调整浓度及贮料浆用。经过在水泥回转窑上用粉料成球在炉篦机上以半干法煅烧的半工业试验取得成功后,将湿法煅烧改为较先进的半干法,经济效果显著。 ??? 2.采用人工合成工艺流程,煅烧镁质、高铝质原料 ??? 人工合成原料煅烧工艺流程的优点是能充分利用碎矿、混级料均匀原料成分,并能根据要求配料,生产多品种合成料。大石桥镁砖厂大型筒磨机前的多料槽配料、粉料成球煅烧,就是行之有效的人工合成流程。1978年阳泉矾土矿首次采用压缩空气在料槽内混合粉料及成球盘成球工艺,可均匀原料品位,特别适用于矿山混级料的利用,还可调整不同成分,进行人工合成,如今高铝矾土均化料产业化在我国方兴未艾。近年来辽南地区采用人工合成工艺流程,回转窑煅烧生产的品种有合成镁铬砂、镁钙砂及镁铝砂等。人工合成对称量、配料混合、成型和高温煅烧设备提出了新的要求。 ??? 3.采用振动成型法制造焦油白云石大砖的新工艺 ??? 以大颗粒配料、焦油沥青结合剂含量大,采用加压振动成型为特征的大型炉衬砖的加工工艺,其制品具有抗水化能力强、炉衬砖缝少,还具有较强的抗冲击、抗冲刷及抗侵蚀能力。此外,还具有在成型过程中劳动生产率较高以及砌筑时可以整体吊砌,操作比较简便,加速砌炉速度等优点,应用于转炉炼钢实践中取得了高炉龄的效果。在我国尚未能普遍采用高吨位液压机的条件下,对发展我国以焦油沥青为结合剂的碱性炉衬砖,在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配合转炉炼钢炉龄攻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4.高纯碱性原料,采用二步煅烧新工艺 ??? 将海水镁砂生产中的二步煅烧工艺移植到镁、钙系碱性耐火原料煅烧工艺中,该工艺具有活化原料晶格,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物料密度以及便于人工合成等一系列优点,解决了我国某些碱性原料质纯、不易烧结的问题。70年代末期,国内普遍推广二步煅烧新工艺以来,对优质碱性原料的烧结是一个突破。如海城特级菱镁石的加工采用细磨、轻烧、压球、烧结的二步煅烧工艺可以制得MgO为98%,并已投入大规模生产。 ??? 从根本上改变了工厂的炉窑水平 ??? 1.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援建时期 ??? 在前苏联援助下,恢复了建设鞍钢、太钢等耐火材料厂,新建了大石桥耐火材料厂等工程项目,引进的主要窑型为大断面隧道窑和煅烧冶金镁砂大型回转窑,为我国现代耐火材料炉窑打下了基础。 ??? 大断面隧道窑 ??? 窑内宽度2.6m~3.2m,烧成温度1350℃~1600℃,主要用于镁砖、黏土砖、硅砖的烧成,其所用燃料,在钢铁联合企业以混合煤气为主,在独立耐火材 料厂以发生炉煤气为主。 ??? 煅烧冶金镁砂大型回转窑 ??? 煅烧冶金镁砂大型回转窑配炉箅子预热机,窑规格Φ3m/3.6m×60m,煅烧温度1600℃,以煤粉为燃料。 ??? 2.60~70年代的技术革新时期 ??? 革新原料煅烧设备 ??? 上世纪50年代煅烧原料,基本上都是人工加出料的燃煤土窑。1965年在原山东耐火材料厂Φ1.4m×24m回转窑上,首次以重油为燃料,火焰温度1800℃,使阳泉高铝矾土分级煅烧获得成功。随后回转窑煅烧高铝矾土得到大量推广。 ??? 为减少固体燃料灰分对黏土熟料的污染,设计并建立了大容积的矩形外火箱竖窑,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