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民主改革五十年来的发展
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来的发展成就 第二章 西藏自治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 1、地理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下辖1个地级市,6个地区(那曲地区、昌都地区、林芝地区、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阿里地区);拉萨市下辖有一个城关区、1个县级市(日喀则市)和71个县。 西藏自治区首府为拉萨市,第二大城市为日喀则。 2、气候和矿产资源 西藏的气候独特而复杂多样,总体上具有西北严寒、东南温暖湿润的特点,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的带状分布。 西藏目前已发现101种矿产资源,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有41种,勘查矿床100余处,发现矿点2,000余处,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22种。 二、人口、民族 1、人口 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人口最少、密度最小的省区,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约2.15人。自七世纪到清朝(1644-1911),西藏由于僧尼不能婚育、不能从事生产,人口减少了800万。从清朝到1950年,又减少80万。据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时统计,当时西藏人口为115万人,人口死亡率28‰,婴儿死亡率430‰,平均期望寿命35.5岁。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时,西藏和昌都地区未直接进行普查登记,而是由当时达赖所领导的西藏地方政府估计并向中央申报了127.5万人。?2005年末全区常住人口为277.00万人,比上年净增4.68万人,增长1.2%。人口出生率为17.9‰,死亡率为7.2‰,自然增长率为10.7‰。 2、民族构成 2000年西藏自治区人口总数262万,其中藏族人口241万,占总人口的92.2%;汉族人口15.5万,占总人口的5.9%;其他少数民族人口5万,占总人口的1.9%。2007年西藏按281万人算,92%是藏族,还有3%是其他少数民族,还有5%的汉族,这是人口的构成情况。 三、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旅游资源 西藏现有世界级国家自然保护区3处:珠峰自然保护区、藏北羌塘自然保护区、藏东南雅鲁藏布大峡谷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名胜风景区1处:雅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然风光主要有:以喜马拉雅山脉为主的雪山风光区域、藏北羌塘草原为主的草原风光区域、藏东南森林峡谷为主的自然生态风光区域、阿里神山圣湖为主的高原湖光山色风光区域;湖泊类有神山圣湖为代表的高原雪山湖泊,纳木错为代表的草原湖泊和以巴松错为代表的高原森林湖泊等不同类型的湖泊。 2、人文旅游资源 3、名胜古迹 西藏现有名胜古迹16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9处。 第三章 民主改革---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跨越 一、西藏宗教状况: 西藏的宗教比较复杂,他们的佛教,从印度传来的,和本教结合,产生藏教佛教。藏教佛教有一个格鲁派。格鲁派就是所谓的黄教,还有噶嘛噶距派,我们现在叫白派,还有个沙加派,它是花教,现在是五大派。它们的主要教义都差不多,主要是修行的方式和传承的方式不一样。 二、旧西藏的封建农奴制: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处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之下,由官家、贵族和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农奴主阶级对广大农奴和奴隶进行极其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西藏人民灾难深重、生存维艰,西藏社会陷入极度贫穷落后和封闭萎缩的状态。 政教合一的中世纪式社会形态 三大领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 三大领主占有农奴的人身 森严的等级制度 残酷的政治压迫和刑罚 沉重的赋税和乌拉剥削 惊人的高利贷盘剥 社会停滞不前、濒临崩溃 三、民主改革:西藏社会制度的历史跨越 半个世纪以前,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统治下的旧西藏已经成为历史,民主改革正是结束旧西藏历史的标志;五十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新西藏正在繁荣发展,民主改革正是造就新西藏现实的开端。 1、西藏民主改革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西藏实现和平解放。和平解放使西藏摆脱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羁绊,打破了西藏社会长期封闭、停滞的局面,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 1959年3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国务院命令,决定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由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代理主任委员职务。与此同时,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边平叛边改革”的方针,领导西藏人民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民主改革运动,彻底摧毁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实现了百万农奴和奴隶梦寐以求的当家作主的权利。 废除封建农奴制的压迫和剥削,解放百万农奴和奴隶。 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农奴主的土地所有制,使农奴和奴隶成为土地的主人。 废除政教合一制度,实行政教分离和宗教信仰自由。 建立人民民主政权,保障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四章 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来的发展成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