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指津(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阅读指津(二)   《酒虫》描写了一位长山刘氏,他酷爱喝酒,并且酒量惊人,因为“负郭田三百亩,辄半种黍而家豪富”,也就是说家境宽裕,所以“不以饮为累也”。本来日日以酒为伴的快意生活可以延续,但因为一位西域僧人的到来而打破了这一切。和尚知道刘氏狂饮不醉的原因,告之他体内有酒虫,和尚愿意免费为其疗治,并且无需用药,但条件只是一个,据酒虫为己有。刘氏感恩戴德,接受治疗。   等待日上中天,刘氏俯卧在太阳底下,手脚都被捆绑起来,在距离他头部半尺多远的地方,放置美酒。日头毒辣,刘氏口渴难耐,然而酒香阵阵,馋火愈来愈旺却抿不到一口美酒。忽然,他只觉咽喉那里奇痒难耐,接着哇得一声吐出一物直接就掉在酒中。解开捆缚的绳子,走过去一看,一条长约三寸,通身赤红的肉虫,如同游鱼一般在酒中蠕动,口眼都看得极为分明,这就是酒虫。更奇特的是,酒虫能点水成酒,真是虫中极品。和尚索要酒虫离开之后,长山刘氏从此极为厌恶喝酒,身体也日渐消瘦,竟导致家中也日渐贫困,最后落得饮食不能自给的下场。文中结尾,异史氏评论道:“每日喝酒一石,并未伤及财富;喝酒不及一斗,家庭却日益贫困。这是固有的命数吗?酒虫究竟给刘氏带来福气,还是带给刘氏灾祸呢?”   蒲松龄在结尾评论中的疑惑虽是轻轻一点,但品味起来,大有文章。我们得要了解酒对于作者的意义以及酒这一道具的深层次意蕴。   酒对于蒲松龄的意义有两点。首先,在创作上,酒是重要元素,没有酒,聊斋的艺术表现力就要打折。没有酒,许多聊斋故事就没有生发的源动力。没有酒,聊斋故事情节的展开就显得滞涩。更为重要的是酒使聊斋人物性格活色生香,如其笔下的刘氏。其次,因为酒的存在,直接作用于蒲松龄的日常生活,带给他人生之福。在《暮饮》中,作者写道:“一盏四肢暖,三杯五色迷”,深得酒后微醉的奇妙之悟。可惜的是蒲松龄并非豪饮之人,相反,其酒量甚小,他酷爱饮酒追求的不是“酒”,而是“醉”,是因酒醉而进入的忘怀尘世,超然无我的境界。   蒲松龄年轻时家境贫寒,不得不外出坐馆教书,长达五十年。加之科场不顺,从二十岁开始到六十一?q,经历四十多年的乡试,命中与科场无缘,唯有借酒来浇胸中块垒。待七十岁的蒲松龄从毕府撤帐归家,在享受天伦之乐的悠闲时光里,饮酒也有了新的生活意义,酒成了他生活中大大的福气。晚年的蒲松龄以酒为媒,与众多好友如沈燕及、王观正、袁藩和李尧臣等把酒和诗,谈文论艺。由此看来,《酒虫》中未被取走酒虫的长山刘氏就是蒲公的缩影,酒,对于蒲松龄而言就是福气。   在《酒虫》这部短小的作品中,长山刘氏每日豪饮,但富足依然,待吐出酒虫,不再饮酒,却生活穷困潦倒。这是有违正常的逻辑的,通常酒徒戒酒往往是迷途知返,浪子回头的表现。为何蒲松龄要给出这样有违正常逻辑的情节安排呢?其实,我们可以发现《酒虫》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于酒的态度,更是表达了他对于自我性情,人生选择和自我坚持的充分肯定。作为一位感情丰富,气质浪漫的小说家来说,《聊斋志异》这部作品就是他的“魂”,蒲松龄如若不能坚守,反倒像长山刘氏那样从身上将“魂”――酒虫剥离,那么蒲松龄将不会成为今天我们津津乐道的蒲松龄了。   虽然,这份坚守让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将其个人情感和社会阅历融入其中,针砭时弊,刺贪刺虐,以表达自己的救世苦心才是初衷。因此,蒲松龄的个人价值和全部的人生理想全都融进了这部伟大的作品《聊斋志异》,它就是蒲公的人生之“魂”。蒲松龄的一生都在坚持自我,坚持他的人生选择,他没有像《酒虫》中的刘氏那样放弃饮酒,甚至与酒为敌。面对社会的冷落,朋友的劝阻,他胸怀抱负,坚持写完了《聊斋志异》,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十年落拓悲吾柳,千古文章赖我曹。世上莫愁无知己,少年坚志欲持牢”(《九日赠九如昆仲》),诗中对坚持自我终有所成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几百年前的蒲松龄在科场名落孙山,却著成《聊斋志异》,究竟哪个是福哪个是祸呢?我想在《酒虫》中,蒲公早已将答案告诉你我了。 3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