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蘸民族辛酸.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饱蘸民族辛酸

饱蘸民族的辛酸、血泪和愤怒(铭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漫画及其在抗战中的战斗作用 李树声 《 人民日报 》( 2015年08月23日 ? 12 版)   梁白波漫画《站在日军前面的巨人——游击队》。   张仃漫画《汉奸曰:“素富贵!行乎富贵。”》   华君武漫画《榜样》。   蔡若虹漫画《全民抗战的巨浪》。   在百年漫画史中,若论漫画艺术的影响力,恐怕没有哪一个时代能与抗战时期漫画的波澜壮阔、尖锐愤慨相比。   上海是中国近现代漫画艺术的发祥地。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共产党抵御外侮的宣言和国民党共赴国难的号召,促成了上海文化艺术界的大联合,共同参与到抗战宣传中。美术界首先响应的是广大爱国漫画家——他们或集中在“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等漫画组织、救亡团体之中,或分布在各地的部队政治部、学校、美术工作队等岗位。同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随着日寇刺刀和大炮的日益进逼,漫画家们纷纷从上海逼仄的亭子间走出,以笔为枪,投入到这场“殊死的漫画大战”中。漫画随着炮火发展到全国,日本侵略者和他们的汉奸走狗成为漫画家们的绝好创作资源,惯常讽刺与幽默的他们几乎是饱蘸着辛酸、血泪和愤怒描画那些作品,铸就了抗战漫画这一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   一支生力军   我国漫画历史并不长,最早出现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当时不叫漫画,而是用寓意画、讽画、谐画等名称。它是和报纸刊物一起出现的,是为反封建、反帝国主义侵略宣传服务的,往往以夸张、变形的手法针砭时弊,歌颂人民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这种绘画形式诞生之后在各大城市都有所发展,特别是在广州、上海、天津、北京这些城市。   随着革命运动的发展,以及漫画宣传作用的发挥,开始出现专业的漫画家。民国初年,除了新闻报纸上会刊登漫画,还出现了漫画刊物《上海泼克》,主办者沈泊尘借鉴采用了英国漫画刊物《泼克》这个名字,虽然只出版了四期,但是刊发了一些很有影响的作品。   大革命北伐期间,漫画更加成熟,如漫画家黄文农,作品数量多、艺术质量高,都是以反帝、反封建、反军阀为主题的政治讽刺画,后来汇编成《文农讽刺画集》。大革命失败之后,政治形势的变化使得漫画暂时沉寂,但很快描写市民生活的生活漫画出现了。1928年,张光宇、叶浅予、鲁少飞三人办起了《上海漫画》,适合都市人民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讽刺画增多,很受大众欢迎,刊物销路也好。在当时的上海,漫画刊物最多时达到一二十种,漫画刊物的增多也培养了更多的漫画作者。中国没有教漫画的学校,漫画人才都是在刊物上受到培养而成熟起来的。漫画队伍增大了,优秀人才也逐渐成熟,如张乐平、张谔、廖冰兄、华君武、张仃等漫画大家都在此时出现。   大革命失败后、抗战爆发前这段时期,我国漫画最为活跃、繁华,地区集中在上海,在租界地、蒋介石和国民党政府统治力量达不到的地方。尽管漫画刊物也曾遭到查封,但这种刊物办不下去可以另换一种名目,改头换面又出版了,所以漫画刊物名称尤其多。没有专门的学校和老师,学习漫画最多的也是最好的办法是找外国著名漫画家做老师——临摹他们的作品,学习他们的表现形式,如张光宇学习墨西哥的珂弗罗皮斯、张谔学苏联的叶菲莫夫等,也有的从卡通形象中吸收营养。虽然如此,因为中国漫画家画的是中国故事、中国内容,所以漫画形式就中国化了,民族形式的漫画也形成得非常快,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   一支敢死队   有了前十年的基础,抗战爆发之后,漫画就更加显示出它的战斗性。   在隆隆的炮火声中,“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和“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紧急将漫画家组织起来,积极开展抗战救亡工作。叶浅予从南京来到上海,与“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负责人鲁少飞商议,于1937年8月正式成立了抗战美术的先锋、后来载誉中国漫画史的“漫画宣传队”,并踏上了抗日救亡宣传的征程。他们沿途进行抗战宣传,每到一处,就放下行李、不顾自身安全地在街头绘制大幅醒目的壁画,或展出布上漫画、招贴等,采用各种形式使漫画走近民众,推动着漫画抗战救亡运动的发展。   南京是他们的第一站。漫画宣传队抵达后,张仃、陆志庠加入。他们在南京市区大华戏院举办了抗敌漫画展览大会,并开始筹备流动展览,漫画狂热了整个南京。随着战事的发展,1937年11月底,漫画宣传队到达汉口,后迁至武昌,随后加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编制,在周恩来、郭沫若的指导下进行工作,和三厅所属的抗敌宣传文艺工作者相互配合。武汉时期,也是抗战漫画最集中的时期,在武汉不但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美术界成立了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同时还成立了中华全国漫画界抗敌协会和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文艺界相继南迁,漫画宣传队随三厅撤退到湖南长沙。在长沙,他们一直工作到被大火包围才不得不撤离至衡山,后乘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