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烟气和灰尘场工作指导
烟气烟尘现场
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 GB/T5468-1991、GB/T16157-1996)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实验室内
点检
烟道气分析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道气分析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水收集器及采样探针中是否有冷凝水;
2.5粉尘过滤器是否清洁;
2.6仪器充电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
2.7整个抽气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实验室内
点检
烟尘采样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尘采样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皮托管及采样嘴是否完好;
2.5干燥器中硅胶是否失效;
2.6洗气瓶中双氧水是否混浊;
2.7打印机是否正常;
2.8整个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实验室内
样品交接
滤筒、样品瓶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结束后采样人员与实验室内分析人员的样品交接。
2、操作步骤:
2.1 采样人员在现场监测结束回到实验室后应立即与样品分析人员进行样品交接。
2.2 在样品交接后,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应共同、完整、正确地填写样品交接单上各栏内容。
2.3 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必须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
3、注意事项:
样品交接单应随测试报告归档。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实验室内
样品分析
滤筒
重量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前后滤筒的称重。
2、一般事项:
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
3、器具与材料:
3.1器具
(1)分析天平 精度0.1mg
(2)烘箱 0-300℃
3.2材料:圆筒状玻璃纤维滤筒,28×70mm
4、操作步骤:
4.1用铅笔将滤筒编号。(新规定不能用铅笔)
4.2将已编号的滤筒(或采样后的滤筒)在105~110℃烘箱中烘烤1小时。
4.3将滤筒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感量0.1mg天平称量两次,两次重量之差应不超过0.5mg。
4.4记录称重的滤筒的重量。
5、注意事项:
5.1天平实验室应保持恒温、恒湿。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实验室内
监测结果
颗粒物排放浓度、颗粒物排放量、除尘效率的计算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固定污染源烟道中颗粒物排放浓度、排放量及除尘效率的计算。
2、一般事项:
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
3、计算:
3.1、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计算
(1)、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排放浓度:
式中:C-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排放浓度(mg/N·d·m3)
Vnd-标准状态下干采样体积(N·L)
m-采样所得的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量(g)
(2)、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
式中:-折算为过量空气系数为时的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浓
度(mg/N·d·m3)
C-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实测浓度(mg/N·d·m3)
-测点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
-有关排放标准中规定的过量空气系数
(3)、过量空气系数
式中: -测点实测的过量空气系数
XO2-烟气中O2的体积百分数
3.2 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率计算
G=C×Qsnd×10-6
式中:G-颗粒物或气态污染物排放率,kg/h
Qsnd-标准状态下干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