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特性及其开发路径.docVIP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特性及其开发路径.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特性及其开发路径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特性及其开发路径[摘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传统美育资源,其传统美育资源具有丰富性、生活性、不可再生性和渗透性等特性。开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传统美育资源有以下几种路径:发挥父母的表率作用、美化家庭生活环境、注意发掘日常生活资源和重视利用传统节日资源是家庭开发利用路径;利用学校校园环境和教室内环境资源、各科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活动资源是学校开发利用的路径;利用社区周边环境资源、社区各种美育设施和机构资源及社区独特的节日资源是社会开发利用的路径。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美育资源;开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2-0070-0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湘西”)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更有丰富的可资利用的传统美育资源,其地域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犹如一颗颗明珠积淀着民族艺术传统,极具审美价值和功能。挖掘和有效利用湘西传统美育资源既是湘西教育发展的主体需求,更是美育学科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湘西民族地区传统美育资源的特性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可以分为传统物质文化美育资源(自然名胜古迹等)和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民间音乐、舞蹈、工艺、戏曲、故事、谚语、服饰、建筑、节日等)两部分。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可分为艺术美育资源和社会美育资源。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具有与其他教育资源不同的特性。 (一)丰富性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湘西境内有奇特多变的自然美育资源,如驰名中外的张家界、古丈栖凤湖、猛洞河、龙山天门洞等;有彰显民族文化艺术特色的艺术美育资源,如湘西民族舞蹈类有苗族鼓舞、接龙舞、土家族摆手舞、铜铃舞等,民族音乐类有苗族巫腔、高腔、土家族梯坡头腔等,民间文学类有土族、苗族的神话、故事等,民间工艺类有凤凰县的扎染等;还有土家族舍巴日(摆手活动),原始舞戏茅古斯,苗族的椎牛、椎猪等主要表现社会规范意义要求的社会美育资源。这些美育资源蕴含着重要的美育价值。例如,湘西傩戏中老司公(或“梯玛”“闹沙”)是沟通人与神灵的使者。人通过老司公传达自己对神的意愿。人们敬奉那些“正神”“善神”,祈求他们佑护自己,畏惧那些凶神恶鬼,通过老司公驱鬼逐疫,在敬畏中求和谐。湘西傩戏倡导和祈求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生活性 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大多来源于生活。湘西民间文学中的传说和故事就与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例如,《苗家戴银项圈的由来》《舍巴日的来历》等湘西传说反映了苗家和土家先民对其生活中的事物和生活中的重大节日由来的解释和说明。湘西苗族鼓舞动作囊括生产劳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表现劳动生产的动作有挖土纺线、犁田耙田、耕地种地、插秧挑谷、晒谷送粮等,表现生活日常动作有梳头洗脸、刷牙漱口、挑花、洗菜淘米、烧菜煮饭、清洁扫除、洗衣等。土家摆手舞,更是劳动生活中的艺术的结晶。摆手舞中的渔猎舞“打猪”“钓鱼”和“岩鹰展翅”等舞蹈带有浓厚的原始生活色彩;农事舞中的“照太阳”“种包谷”等舞蹈动作反映土家人进入农业社会后的劳动生活状况,展现土家人在农业社会里为生存而进行的各种生产劳动;生活舞中的打蚊子、抖狗蚤、梳头发、水牛打架等舞蹈动作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表现土家人独特的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 (三)不可再生性 湘西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它以多姿多彩的形式和风格在当今社会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湘西的非物质文化大多是通过口耳相传、口手相授传承下来的。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湘西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正在损毁、消失,面临失传的重大危机。如湘西傩戏发展处境艰难,毛古斯舞知音难觅,民间剪纸随着剪纸老艺人的逝世而失传。“羊马节”是苗族传统节日,是苗族的新年,其举行日期为农历四月二十六。在当前苗寨中,除了老人记得过“羊马节”,年轻一代基本上不知道了。一些苗族儿童不知苗族历史、不穿苗族服饰、不会唱苗歌,懂得苗族医术、苗族绝活绝技的儿童越来越少。显然,湘西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开发利用湘西传统非物质文化美育资源的工作刻不容缓。 (四)渗透性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湘西传统美育资源具有渗透胜,它常常在无形无意之中给学生启迪,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志趣爱好和人格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湘西民族民间艺术美强烈的感染性和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不可再生性,“孕育”或“催生”出儿童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艺术的职业意愿和职业兴趣,决定他们未来的职业理想及职业选择。凤凰县民族第二中学15名学生进入凤凰县山江苗族博物馆做讲解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又如,土家族摆手舞中“梯玛”的唱词表达了对祖先的缅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