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先秦儒家文论(一)
先秦儒家文论(一)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孔子因求仕得不到重用,集中精力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 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1、诗言志 中国诗学开山的纲领(朱自清语).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志”的含义侧重指思想、抱负、志向。 由于“志”本身内容的丰富和各人理解、取舍的侧重点不一,导致了后代诗论中“言志”与“缘情”的对立.强调诗歌既应反映现实,为教化服务,重视其社会作用; 又应感物吟志,情物交融,突出其抒情性;情志并重,功利性与艺术性两不偏废,情志并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主流. 2、三不朽 《左传襄公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言”主要指关于政治/德教的言辞,也包括古代的文学在内. 三不朽反映了古代思想家对言辞和文学的重视. 3、修辞立其诚 《周易·乾卦·文言》:“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指言辞纯正,能够表达充实正确的思想内容。修辞,建立言辞。诚,即正。 对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质与文的关系上强调质(即内容),而又不忽视文(即形式);在作家的品德与作品的关系上,强调作家的修养对其文辞的影响。 4、思无邪 孔子提出评价诗歌的标准.语出论语为政: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刘宝楠《论语正义》说:“思无邪者,此诗之言。诗之本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把内容纯正,符合礼教的诗称为“无邪”,这是孔子重视文艺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的体现。 5、文质彬彬 孔子关于文学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论述。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文,指修饰、文饰,也就是指言行举止的外在表现。史,本来指掌文辞的官,因为是为统治者、当权者服务,所以好话居多,辞多浮夸。彬彬,是指文质相半的样子。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质并茂是孔子一贯的主张。 6、绘事后素 语出《论语·八佾》: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朱熹集注:绘事,绘画之事也;后素,后於素也。《考工记》曰:绘画之事後素功。谓先以粉地为质,而后施五采,犹人有美质,然後可加文饰。后因以“绘事后素”比喻有良好的质地,才能进行锦上添花的加工。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 孔子的“绘事后素”讲的是人品德的修养,也涉及到文质关系问题。 7、巧言令色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巧言指浮华不实的话,令色指伪善的面孔。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言和辞是表达人的思想的,从其言辞,足以知其人,孔子主张德与言的统一,甚至认为言辞(文学)的作用 ,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阳货》) 8、事父、事君,兴观群怨 这是孔子关于文艺社会作用的全面论述。语出《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感发意志;观,考见得失;群,群居相切磋;怨,怨刺上政。文艺具有美感、认识、教育、疏导等作用。 孔子的目的是“事父”、“事君”,有其局限性。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以及事父、事君的观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王夫之说:“兴观群怨,诗尽于是矣。”后世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看法也受到孔子的影响。 9、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语出《论语·八佾》:“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子对《诗经·关睢》的评论,反映了他的一条重要的文艺批评原则,即中和之美。朱熹《诗集传序》说:“淫者,乐之过而失其正者也;伤者,哀之过而害于和者也。”孔子评价《诗经》的思想内容标举“无邪”、“中和之美”的原则,不完全切合《诗经》的真实面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和之美的批评原则,有合理的因素。刘勰主张“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附其实”(《文心雕龙·辨骚》),这种辨证思想和中和美的原则也有渊源关系。 10、郑声淫,放郑声 语出《论语卫灵公》:“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朱熹《诗集传》云:“郑卫之乐皆为淫声, ……郑诗二十有一,而淫奔之诗已不翅七之五;卫犹为男悦女之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傅雷家书两则2可用.ppt
- 傅雷家书两则ppt课件 2.ppt
- 傅雷家书修改后一课时.ppt
- 傅雷家书两则_.ppt
- 健康课《请呵护我们的眼睛》.ppt
- 健康心理--消防专版.ppt
- 储蓄存款——杨莉.ppt
- 健康自检及心脏保养法.ppt
- 储蓄存款凭条.doc
-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缩减版.ppt
- 2025年跨境电商保税仓仓储物流成本控制与风险防范报告.docx
- 2025年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包装自动化生产线升级与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食品加工节能减排技术绿色生产成本控制优化路径研究.docx
- 2025年全球食品饮料行业包装材料耐压性创新趋势报告[001].docx
- 定制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2025年市场前景与挑战报告.docx
- 2025年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趋势与运营市场潜力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规划报告.docx
- 2025年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聚焦SDGs目标与产业升级.docx
- 电子竞技俱乐部赛事运营管理与品牌授权2025年研究报告.docx
- 潮玩行业2025年市场细分领域投资机会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