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矿化富集带研究的若干认识-地质科技情报-中国地质大学.PDF

第二矿化富集带研究的若干认识-地质科技情报-中国地质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矿化富集带研究的若干认识-地质科技情报-中国地质大学

第 卷 第 期 地 质 科 技 情 报 31 6 Vol.31 No.6 年 月 2012 11 GeoloicalScienceandTechnolo Information Nov. 2012 g gy 第二矿化富集带研究的若干认识 , , 王巍巍 曹新志 刘利宝 ( , )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武汉 430074 :: ( ) ( ) 。 摘 要 已知矿 集 区深部经过弱矿 无矿 间隔后新出现的矿化富集空间称之为第二矿化富集带 第二矿化富集带是一种相 , “ ” “ ” 。 对特殊的矿化垂向分带现象 对它的研究能为开展 矿下找矿 或 矿外找矿 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控制第二矿化富集带形成的 : 、 、 、 。 因素主要有 控矿构造场的复杂变化 成矿系统温度场的改变 成矿系统流体场的演化 沉积建造中的多层位控矿作用等因素 第 : ; 二矿化富集带的研究要点是 首先判别研究区地史时期形成第二矿化富集带的可能性 其次对所研究的矿化富集带的保存条件进 行分析。 : ; ; 关键词 第二矿化富集带 形成机制 研究思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P612 A 1000-7849201206-0151-06 [] 3 , ; 目前 深部矿已成为我国中东部地区主要的找 第二矿化富集带 翟裕生 认为小秦岭金矿带深部 [ ] 4-5 。 , 矿对象 然而 由于深部找矿工作相对于浅部找矿 ; 可能存在第二矿化富集带 吕古贤等 和伊丕厚 [] 6 , 而言所研究的对象发生了较大变化 适用于浅部矿 等 认为胶东金矿区的深部可能存在第二矿化富集 勘查的理论和方法已不能满足深部矿勘查工作的需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