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两千七百字的稿子原本想要照稿子宣读一下照-中正大学中文系.PDF

大概两千七百字的稿子原本想要照稿子宣读一下照-中正大学中文系.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概两千七百字的稿子原本想要照稿子宣读一下照-中正大学中文系

中正漢學研究 2014 年第一期(總第二十三期) 257 2014 年 6 月 頁257~266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禮學專題 :論壇之部 臺灣喪禮中的經學成分及其應世改變 * 徐福全 各位教授,大家好,我是徐福全,好幾個月前被邀約 ,事前不是很清楚要做什麼 ,不 過我現在蠻清楚應該講些什麼。我有寄大概兩千七百字的稿子,原本想要照稿子宣讀一 下,可是剛剛我發現到大家都準備的很精彩。還好,昨天晚上臨睡前趕快弄了二十八張的 power point ,我的技術很幼稚園。說實在的我以前在臺灣科技大學教書的時候,雖然那是 個科技大學,但是我一點也不科技。我不會弄電腦,我連e-mail 都不會收,我當院長的時 候,都是院秘幫我收的。反而是到了銘傳大學後 ,才自力更生,因為每個領域都資訊化, 剛開始感覺很痛苦。而且很多東西都要翻成英文,好在我女兒英文比我好,可以幫我忙 , 所以說我是五十五歲才開始學電腦,五十五歲以前完全拜託我太太,求人難求太太也是求 人 ,有時也會遇到困難,還是求自己。目前我的電腦程度仍屬幼稚園程度 ,等一下我的 power point 若很幼稚,請各位多多包涵 。 我這個題目很小 〈臺灣喪禮當中經學成分及其應世改變〉,剛才豐楙兄,講的是王朝 大禮 ,《儀禮》裡面包涵很多的禮。其中有所謂的冠 、婚 、喪 、祭,這四項禮儀,在家庭 當中常用,所以後來稱它們為家禮。《文公家禮》一書相傳是朱熹所著 ,也有人認為不是 朱熹寫的。自從《文公家禮》一書通行於世,家禮一詞就變成專有名詞 ,專門指冠、婚 、 喪、祭。但是它沒有包含生命禮儀最前端的出生之禮,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裡面,總是說 「囝仔人有耳無嘴」。成人之後才有完整喪禮,幼兒死亡是無服之喪,難怪在家禮四儀中 並沒有看到出生之禮 ,只有冠、婚、喪、祭祀四禮。我特別選這個小題目的原因 ,是跟我 的工作跟職業有關。我是教授,事實上我也是禮儀界人員,殯葬從業人員。你們若到經濟 部網站去查,我曾擔任臺灣最大的葬儀公司,臺灣唯一有上櫃的公司的獨立董事、監察人。 我會做葬儀,我也會當司儀,也會西索米,我會作很多有關葬儀的工作。剛才有一位先生 有講過,沒有經歷過喪葬這一個儀式,無法體會其中禮節的深意。事實上年少時我對歌仔 戲很有興趣,很想研究戲曲。因為小時候看歌仔戲,那個戲班一下子在臺北演,一下子在 桃園演,我很想周遊天下;可是民國六十四年春遭逢我媽媽過世,我第一次當孝男,我披 * 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教授 。 258 中正漢學研究 麻帶孝,在那當中體會到喪禮嚴肅與意義深遠,所以我改志願研究喪禮。我碩士班研究喪 禮,博士班也是研究喪禮,我升教授論文研究喪禮,到現在還是研究喪禮。所以有人稱我 為死人博士,豐楙兄就喜歡叫我死人博士。 文化損益論是老生常談:「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後繼周者,雖百世,亦可知也。」以往最明顯的是表現在禮器的改變。禮義只是程度上 的微調,現在卻面對到禮義是否要大幅調整的問題。剛才有一位朋友提到說,性別的問題, 就現在而言,其實並沒有人會刻意有性別歧視心理,性別上並沒有歧視。但所有的宗教所 有的學派最初都有性別歧視,例如最早佛教比丘尼看到比丘要下跪的;到現在為止只有長 老會出現過女牧師,其他教派還沒有看過女牧師;所有的教堂都是神父在當家;只有道教 還不錯,有女道長。我們談到這個禮俗是會改變的。就另一個角度來講,它是一個社會文 化,我們不要用神聖不可及的經典來看,事實上它就是一個社會文化的反應。所以什麼樣 的社會背景,產生什麼樣的禮俗 ,甚至是什麼樣的宗教儀軌。我們可以從佛教、道教、伊 斯蘭宗教 ,他們的一些儀軌 ,看出反映他們創教當地的社會的文化。臺灣人的祖先大部分 來自閩粵,朱熹曾經在閩南做過官 ,閩南地區老百姓受到朱熹的影響,風俗淳美,因而後 人常常稱閩南為海濱鄒魯。1949 年 ,很多從大陸來臺的老師 、宿儒看到臺灣風俗純樸之 美,也盛讚過臺灣是海濱鄒魯 。 剛才提到臺灣婚 、喪 、喜 、慶的喪禮,根據我觀察,在 1970 年代,他仍保存相當多 的傳統成分。我可以說,也呼應豐楙兄的說法。對一個社會的喪禮如果了解透徹的話,對 這個社會的文化就瞭解過半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