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诸城地区蜥脚类恐龙足迹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诸城地区蜥脚类恐龙足迹研究

第63卷  第2期   地 质 论 评      GEOLOGICALREVIEW   Vol63 No2 2017年 3月 Mar. 2017 山东诸城地区蜥脚类恐龙足迹研究 1) 2) 3) 张艳霞 ,陈军 ,江小均 1)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山东诸城,262200;2)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济南,250013; 3)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地球科学系,昆明,650093 内容提要:蜥脚类恐龙是中生代时期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作为广泛分布于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种进化十分成功 的恐龙,蜥脚类足迹也是分布较广,从早侏罗世到晚白垩世的地层中都有发现。诸城地区南部皇龙沟莱阳群、北部 张祝河湾及棠棣戈庄大盛群中发现了三处早白垩世时期数量不等的恐龙足迹化石,这三处化石点都发现了蜥脚类 的恐龙足迹化石。诸城地区三处的蜥脚类恐龙足迹之间有什么异同呢?这些足迹的造迹者都属于同一种蜥脚类恐 龙吗?本文在大量的数据统计基础上,根据前后足的面积比对蜥脚类足迹进行了初步分类,推测早白垩世早期的皇 龙沟及早白垩世晚期的棠棣戈庄都至少生活有两种不同的蜥脚类恐龙,证实了蜥脚类群居生活的特性。对三处不 同时期蜥脚类恐龙体型的对比总结出蜥脚类体型趋小化的演化趋势,并分析认为环境的变化是演化的动力机制。 对白垩纪恐龙物种的更替,古环境变化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诸城;蜥脚类;足迹化石;早白垩世;分类   恐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大型陆生爬行动物,最 的晚白垩世恐龙骨骼化石(柳永清等,2010;旷红伟 早出现于三叠纪后期,在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达到 等,2013,2014;安伟等,2016),还在其南部皇龙沟莱 了鼎盛,占据了各个大陆,在白垩纪末期灭亡。恐龙 阳群、北部张祝河湾及棠棣戈庄大盛群中发现了三 一直是古生物研究领域的热点,而恐龙足迹作为恐 处早白垩世时期数量不等的恐龙足迹化石(李日辉 龙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等,2000,2001;柳永清等,2001;许欢等,2013;王宝 恐龙足迹化石是造迹恐龙在湿度、粘度、颗粒度 红等,2013;XingLidaetal.,2010)。前人在诸城恐 均适中的地表行走时留下的痕迹,经过日晒干燥固 龙足迹化石的研究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对三处化 定成型,之后在没有被破坏的情况下被后期的沉积 石点的恐龙足迹形态学、分类学、埋藏学及古地理、 物掩埋,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化石。由于恐龙 古环境和古生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李 日辉等, 足迹化石是恐龙在生存时期活动的真实写照,它不 2000,2001;柳永清等,2011;许欢等,2013;王宝红 仅可以很好地反映出造迹恐龙的足部形态特征,通 等,2013;XingLidaetal.,2010;李素等,2012;何碧 过恐龙行迹还可以了解恐龙的行走方式、运动姿态, 竹等,2012;Lockleyetal.,2015)。这三处化石点都 估算恐龙的臀高、身长以及运动速度等(Lockley, 发现了蜥脚类的恐龙足迹化石(许欢等,2013;Xing 1991,1999;吕洪波等,2004)。另外,通过足迹的保 Lidaetal.,2010;王宝红等,2013;Lockleyetal., 存状态及化石赋存层的特征还可以恢复古地理、古 2015),特别是诸城的皇龙沟恐龙足迹群为世界上 环境及古气候等 (Lockley,1986;Lockleyetal., 最大的白垩纪恐龙足迹化石点(Lockleyetal., 1994a,2012)。 2015),保存有数量众多的蜥脚类恐龙足迹。 有“中国龙城”之称的山东诸城,是我国重要的 以往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