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特性和其高产栽培技术.docVIP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特性和其高产栽培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特性和其高产栽培技术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的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骆焕彬1,易文红2,卢文佳1,李智军1 (1.广东省农科院良种苗木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2.广州市城市职 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摘 要:介绍了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选育的冬瓜一代杂种新品种——特黑杂交黑皮冬瓜的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植株生长旺盛,抗病,适应性广,瓜形炮弹形,单瓜重15~20kg,皮墨绿色,光滑,肉厚,优品,丰产。适合广东、广西、海南等华南地区春秋种植。 关键词:冬瓜;一代杂种;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受稿日期:作者简介:骆焕彬(1982-),男,本科冬瓜原产我国南部和印度一带,适应性强,栽培容易,高产稳产,耐贮运,供应期长。冬瓜嫩瓜和成熟瓜除可供鲜食外,还可腌渍成蜜饯,制成冬瓜片,糖果,或脱水制干等。另外,冬瓜种子和果皮可作药用,有消暑解热功能,特别是夏秋季节,食之能利尿止渴,为南方各城乡夏秋淡季蔬菜供应最多的瓜菜,年播种面积80万亩以上。当前,我省黑皮冬瓜的主栽品种仍以农家种为主,由于市场对产品品质的要求日趋提高,加之菜区病虫害发生严重,农家种已难以满足生产需要,迫切需要抗病、优质的品种更新换代。为此,广东省农科集团良种苗木中心根据我省生产与市场的需要,于2006年培育出了 受稿日期: 作者简介:骆焕彬(1982-),男,本科 1 品种特性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新品种是以选自东莞地方品种的自交系GD024与选自南海地方品种的自交系GN-157杂交而成的一代杂种。该品种经2年试验示范种植,表现为植株生长旺盛,整齐一致,坐果能力强,瓜形整齐,果实炮弹形,瓜长55~65cm,横径25cm,单瓜重15~20kg,皮墨绿色,光滑,肉厚5.5~6.5cm,肉质致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商品性高,品质优良,且丰产,每亩平均产量可超过7000kg,比农家种增产15%左右。春播生育期约100~120天,夏播生育期约90~100天,抗枯萎病、疫病,适应性强,广东、广西、海南等 2 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 在广东地区,特黑杂交黑皮冬瓜春植适播期为1~3月,秋植播种宜在6月~小暑前。春植采用育苗移植方式,有利防寒,可提早种植;秋植用营养杯育苗移植或经浸种催芽后直接点播到大田。育苗移栽时,在3~5片真叶展开后选晴暖天气移至大田种植。 2.2 选地定植 选择前茬为水稻或甜玉米的地块为宜,土壤宜选择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起宽畦,畦宽2~2.5m包沟,畦高0.5m左右,采用高畦阔坜水坑栽培。行距1.8m,春植株距0.8~1m,秋植株距0.5~0.7m,亩植 2.3 肥水管理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吸肥能力强,整个生育期要求有充足的肥水条件。基肥以鸡牛粪等农家肥为主,要求亩施1000~1500kg农家肥。促苗肥以复合肥为主,花谢后及时追肥,以补充植株对养分的需要,一般每7~10天追1次肥,每次复合肥40~50kg,另外可追加适当的腐熟人畜粪尿。在追肥时,要注意“四不”:⑴不要在大雨前追肥;⑵不要在大雨后即施;⑶不要偏施氮肥,注意N、P、K结合;⑷不要每次追肥均淋于植株头部,以免导致根部吸肥力减弱,或浪费肥料及引发病害。在坐果前中期,可喷施1~2次叶面肥,补充营养,促进开花坐果。在植株生长期间,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干旱时要淋足水或进行沟灌。采收前10~15天减少用水量,以提高冬瓜贮运性能。 2.4 植株管理 特黑杂交黑皮冬瓜的植株生长旺盛,对植株的管理是能否取得高产稳产的关键之一。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2.4.1 压蔓 冬瓜容易产生不定根吸收养分,故应重视压蔓。压蔓时,将每株瓜滕在本植株周围畦面打个圈,每隔3~4天选晴天用泥块压住节间,只压3~4处,使节间增生不定根,待瓜滕在畦面压15个节后,才引蔓上棚。 2.4.2 插竹引蔓 用3~4支竹竿搭成鼓架,上面横架一条较粗的竹竿,连贯各鼓架作龙根,以求稳固。当瓜蔓长有16~18个节时便可引蔓上架,引蔓时根据畦的方向进行,围绕鼓架反时针打圈引蔓上棚,有计划地把瓜蔓引向西面,利用本身的蔓叶遮挡果实,以减少冬瓜日灼病。 2.4.3 及时打岔及留瓜 摘除全部侧蔓,定瓜位置控制在23~35节,28节最佳。坐定瓜后,留10~15片健全叶打顶。 2.4.4 护瓜 冬瓜个体大,重量大。为确保冬瓜免被风吹而落瓜,当果重有5kg左右时,便要用绳套住瓜柄,然后再缚在篱竹顶部龙根上。 2.5 病虫害防治 2.5.1枯萎病 以预防为主,选择水旱轮作地块种植,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定植时灌800倍敌克松。发病前期可采用灌根防治,可选用枯萎立克600倍液、95%绿亨一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特效枯萎净200倍等。 2.5.2疫病 进行轮作换茬,苗床用25%甲霜灵粉剂(8g/m2)消毒。种植田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