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表含义
华表(Ornamental Columns):在人们的心目中,华表就是天安门城楼前的那两对石柱。按字面的意思理解,华表的含义是华丽建筑物的外表装饰,或这类建筑物的外部表征。 在中国古代,华表尤指设在桥梁、宫廷、陵墓或城垣等前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比如设在陵墓前的叫“墓表”,设在桥梁两头的叫“桥表”等。华表一般由石所造,柱型,上有云板和蹲兽,柱身往往雕有蟠龙、飞凤等饰物。如北京天安门前后的两对华表就堪称中国华表的代表之作,它高大雄伟,雕刻精湛,图饰生动。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生的一、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天安门华表不啻是北京、首都、新政权、共和国,乃至整个大中华的象征。天安门华表由于它的造型,以及媒体对它的反复渲染,无疑,它在人们看来就是某种中心、威严、权力和至高无上力量的体现,甚至成了一种图形崇拜和符号图腾。当然,这种崇拜和图腾更多昭示的是一种官方的意识形态和国家的绝对权威。 以上所说仅是华表的现代含义。事实上,华表的意思并不仅限于此。如果追溯华表的变迁史,它会形象地向我们揭示出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秦王朝的本质特征。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完成了它的彻底转型,从一个多元的格局变成了一个独统的王朝。在秦以前的古代尧舜时期,华表实际上起源于“谤木”,尧舜时期的“谤木”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华表。 “谤木”一词在中国大陆已久违了,即使是所谓的知识分子,实际上也不知“谤木”究竟为何物。人们只知道天安门前的华表威严挺拔,却对这华表的来龙去脉知之甚少。对“谤木”的无知,一方面与求知者的探知热情大减有关,另一方面更与统治者的有意隐瞒有联系。因为一说到华表的起源,肯定会涉及到“谤木”,涉及到古代中国那种少之又少的,但却是弥足珍贵的尧舜民主。其时,社会海汲天收,闻谤则喜,纳谏为乐,与以后反义社会那种禁绝言路的专制做法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历代中国的统治王朝只愿去渲染华表的所谓威严,而不会去提及华表之来源于谤木。 所谓谤木,也叫“诽谤木”、“华表木”。即尧舜时期立于交通要道处的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进谏之言。《淮南子·主术训》中有:“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的记载。《后汉书·杨震传》中有:“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的说法。另外,崔豹《古今注·问答释义》中有云:“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路衢也。’”可见当时的华表为木制,其作用有二:1.让人进谏,书写人们对时弊的观点、看法,供王者采纳;2.标明路衢,指示交通,相当于今天的道路指示牌。当初的木头便于刻写,功能如竹简一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变木牌为石柱,刻写已几乎不可能,想提意见的人们只能望而却步。 我们认为,华表的变质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它由木变石,从广为民用到皇家独享,由告示牌变成了帝王柱、皇权标。从秦始皇开始,华表一般采用最坚硬的花岗石打造,头上常盘踞雄狮,周身缠绕蟠龙,完全成了一种专制集权的象征。既然体现专制,人们怎敢非议?只能匍匐其下,三呼万岁,惟命是从。 中国的华表是值得人去深思的,从纳谏之木,变为拒谏之石,它确实体现了一种中国社会的本质性变化。在今天,我们完全有必要去重新审视华表的社会学含义,完全有必要去认真思考:怎样才能使这皇权之柱重新变为人民之木?
华表起源很早。早在尧舜时代,帝王就习惯在各交通要道、十字路口设置一些木柱。据《淮南子》记载,这种柱子乃“舜之诽谤之木”,“书其善恶于华表木也”。意思是,人民群众对帝王有什么批评建议,可以写在这些叫做华表的木柱上面。可见华表最初是发扬民主的工具。秦始皇时代,为加强专制统治,废除了华表。汉代又恢复华表,称做“桓表”。但是,由于封建帝王不爱听批评,不准人民提意见,因此华表逐渐成为街心路口的路标,后来又变成一种石雕艺术,作为建筑物的装饰品。
现在北京除天安门的前后两面各有一对华表外,在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校园里,以及明十三陵大红门内侧等处,也保留着用汉白玉雕琢的华表。华表顶端有一坐兽,似犬非犬,它叫 做吼),是一种食肉兽。你可曾注意到,天安门前面那对华表上的 面向南,而天安门后边那对华表顶上的 却面向北,这有什么讲究?据说,面朝北的 ,叫“望君出”,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沉湎于宫廷生活,应该经常出去走走,体察民间疾苦,向南的 ,叫“望君归”,是叫皇帝不要长期在外游逛,忘了国事,应该回宫来处理朝政。其实,这些象征性的寓意只是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统治者的意愿和期望而已。各朝各代,有哪个皇帝的行踪真正是受“华表 ”的支配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QB∕T 5775-2022 离子交换树脂再生剂 氯化钠.pdf
- 24秋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配湘教版)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1课时.pptx VIP
- 生命体征测量ppt(共69张PPT).ppt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一课时..ppt
- 欧姆龙PLC-CP1E的中文手册.pdf VIP
- (正式版)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docx VIP
- 八年级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_气候第一课时.ppt VIP
-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次月考卷 1、3单元(江西专用)(原卷+解释)2025-2026学年 统编版.doc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_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ppt VIP
-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