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误读——宋朝.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误读——宋朝

? 元丰初,周邦彦到汴京,元丰六年(一○八四)献《汴都赋》,长七干字,神宗(赵顼)见而异之,召他到政事堂,命李清臣在迩英阁朗诵。赋中多古文奇字,清臣多不识得,只好读其偏旁。这是一篇摹仿汉代《两都》、《二京》的大赋,其规模也像汉赋。赋中用假设的人物“发微子”和“衍流先生”的对话来逐步开展对于汴都描写与颂扬,其间也表示赞许王安石的新政。这和他后来的宦途坎坷很有关系。当他献赋之举传播之后,名动天下,即自太学诸生升任太学正。但以后久不迁升,而出任地方官,先任庐州(今安徽合肥)教授,后任溧水(今属江苏)知县。哲宗(赵煦)即位后调回汴京,哲宗命他再诵《汴都赋》,以后一直做京官,厉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并以直龙图阁出知河中府(今山西永济),知顺昌府(今安徽阜阳)。改知隆德府(今山西长治),迁官明州(今浙江宁波),再度调回汴京,拜为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直到徽宗(赵佶)时代提举大晟府(中央音乐院)。后来又出知顺昌府,迁处州(今浙江丽水)。 夔龙纹 “夔”古称是一角一足的动物,实际上则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像。龙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纹饰也各有不同,按图案结构分,有爬行龙纹、卷体龙纹、交体龙纹、双体龙纹、两头龙纹等。 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或头在中间,分出两尾。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 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 夔纹图案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夔,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像,都称之为夔或夔龙,这与古籍“夔一足”的记载有关。《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发展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变化很大。常见的有身作两岐,或身作对角线,两端各有一夔首。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尽管盛名在外,然而到底这“二十四桥”指的是什么却成了一个数百年来未有定论的谜题。有学者认为二十四桥指的是扬州周边的二十四座桥,还有学者认为二十四是一个编号,指的是当时扬州城中的第二十四座桥。然而,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相信与这桥有关的一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传说:相传曾有二十四位美女立于此桥之上吹箫,二十四桥也因此而得名。 哀公[1]问于 HYPERLINK /view/2176.htm \t _blank 孔子曰:“吾闻 HYPERLINK /view/68990.htm \t _blank 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HYPERLINK /view/21597.htm \t _blank 尧曰:‘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曰:‘虁有一足。’非一足也。” ——《韩非子》 ①夔:我国见诸记载最早的音乐家,以精通音乐著称 ②乐正:古代官名,负责音乐事务地位的官员 鲁公问 HYPERLINK /view/2176.htm \t _blank 孔子说:“我听说夔这个人只有一只脚,这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夔是个人,怎么会一只脚?这个人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就只是精通音律。尧说:‘有夔一个人就足够了。’指派他当了乐正(官名)。因此对有学识的人的作用给以很高的评价说:‘有像夔这样一个人就足够了。’不是只有一只脚啊。” 大宋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再分为北宋(960—1127年)与南宋(1127—1279年),历十八帝三百二十年,合称两宋。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当全国各族人民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日子里,后周大将、殿前都点检(相当于现在京戍部队司令)赵匡胤奉命率部北上御辽,到达陈桥驿站后,在其弟亦未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及亲信赵普的密谋下,策划了一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闹剧,从而“稀里糊涂”的登上了九五之尊,兵不血刃的开创了大宋王朝的基业。他的这次改朝换代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和平演变,朝代的取得都这么温柔,缺少暴力,那这个朝代的施政温和、开明也就不难理解了。   历古以来对宋朝的评价褒贬不一,褒的有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儒学复兴,兴学重教,政治上较开明廉洁,终宋一代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