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民俗和传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滨州民俗和传统

滨州民俗及传统(转) 第一节 庙会、书会部分 雕窝峪山会  雕窝峪山会又叫“九月九”山会、重阳节山会。雕窝峪位于邹平青阳镇长白山西段,是隋末王薄起义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他,每年重阳登山设坛,后来发展为集祭祀、商贸、风俗为一体的山会。至今许多遗址还保存完好,2003年,当地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开发了雕窝峪风景区。 灵霄阁庙会 阳信灵霄阁庙会源于刘家阁遗址,又名刘家阁庙会。灵霄阁初建于明朝,康熙四年重建,民国七年重建。刘家阁庙会盛于每年的二月十九和四月十八两个节日,来自各地的民间艺人络绎不绝,无论是说书唱戏的,或是打把戏卖艺的等等,都千里迢迢来为盛会助兴,各种商贾不胜枚举,热闹非凡 洪福园庙会? ?洪福园,位于博兴县兴福镇,古称姑棼行宫,又称洪福寺,起于殷商,兴于春秋,传承于汉明。当地的正月初九、三月三、九月九三次庙会,由历史上洪福园同时间的三次大集市演化而来。祈福、求财、保平安是庙会的主题,如今也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娱乐的一部分。 火把李庙会? ?火把李庙会是以皂户李乡这一地面主体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农历二月二这一天为活动时间的民俗文化活动,参与群众多以惠民西部、西北部群众为主,它的主要习俗是以祈子心理为主栓娃娃,经过多年的群众聚集,它已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张泥塑的主要兜售地。 胡集书会??书会分前节、正节、偏节,正月十二以前为前节,据此较远的艺人都要提前几天赶到胡集村周围的村中演出;正节是正月十二晚至正月十六,这是书会的高峰期;十七日至二十一日晚为偏节。现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二节,地名及特色民俗、工艺 一溜十八营  惠民辛店乡的一溜十八营,相传是当年杨家将安营扎寨的古战场,属于地名文化,再一次印证了棣州在当时的重要地理、文化价值。 中华独有 “傌”字村 ??中华独有 “傌”字村属于地名文化,对于研究人口的迁移、流动,姓氏的起源、改变具有重要价值;从它的渊源内容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这一具体村名的变更中得到了体现。(小白注:应该是惠民辛店乡傌家村,音ma,像是四声) 无棣狮包 ? ?狮包杂耍又称之为“戏狮头”,系水湾镇宗王西村所独有的体育竞技项目,自清朝末年从河北沧州传入,迄今为止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表演时有三人进行配合表演:分别是狮头人、狮身人和戏狮人,三人的配合必须协调默契,整齐划一,在锣鼓的映衬下,显的颇为壮观。荡秋千??荡秋千是我国多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据文献记载,荡秋千起源于先秦。唐宋之后,荡秋千习俗传入山东省博兴县得到普及。湖滨镇麻大湖的湖畔秋千,成了年轻人约会的首选,为这一古老习俗注入了新的内容。三彩棉絮小鸡??“三彩棉絮小鸡”重点分布于滨州市区内。吸收了民间大红大绿的色彩,成品个个色彩绚丽,神态各异,栩栩如生。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简单的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温式面塑”已成为阳信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锡壶制作????阳信锡壶制作在阳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顺盛祥” 字号目前正在申请注册商标。无棣草编??草编项目主要分布于水湾镇于何庵村,草编的工艺方法极为丰富,稀有的为:编辫、平辫、绞辫、编花等近几十种。苇帘??苇帘业产生于70年代,是水湾镇的主导产业,全镇约96%的村从事苇帘加工业。苇帘加工操作简单,见效快、附加值高,在水湾镇拥有深厚的基础。无棣长拳? ?流传于无棣县马山子镇帝赐街村的长拳是以套路为主的拳种,据传长拳于清朝末年至民国时期传入无棣境内。刺绣??手工刺绣流传于无棣境内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俗称“剟花”,是将五颜六色线用绣花针多出来的一种剟花绣,也叫插花绣。虎头鞋??虎头鞋是阳信县河流镇一带农村妇女为儿童缝制鞋靴时,用虎头样式缝制鞋头的一种手工艺术,寄予了父母对孩子虎头虎脑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布老虎??博兴布老虎的制作主要分布在湖滨镇,作为镇宅的吉祥物,布老虎日益受到人们的宠爱,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期间,布老虎的制作代代相传,工艺日趋完善,内容也逐渐丰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制作布老虎的艺人日益渐少,只有实用的虎帽、虎鞋、虎枕头等在农村还能常见。老粗布??据博兴县县志记载,“手工纺织业在博兴县出现较早,清朝时已遍及全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引导扶持,作为民间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老粗布,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复苏,至2000年,全县老粗布生产已形成产业化,从业人员达到数万人。柳编??博兴柳编技艺是简单的工具与高超的技艺的结合,有着800多年的传承历史,历经数代民间艺人的传承、革新,成为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形式。博兴草编??据文字记载,清代博兴境内草编技艺就形成了一定规模。湖滨镇因草编产品品种多,产量高,普及面广而美名远扬,被命名为山东草编民间文化艺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