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钱钟书中知识女性形象
论钱钟书《围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钱钟 书小说研究中存在的侧重于《围城》研究,侧重于男性人物形象研究的两种倾向,从女性人物入手,对小说中的女性(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揭示出了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从而对钱钟书的小说创作及其女性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钱钟书小说评论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钱钟书先生一生博学多能,著述颇丰,但其小说创作却有限,仅有《围城》和《猫》、《纪念》这一部长篇和两个短篇。然而就凭这几部作品,钱先生就已确立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小说大家地位。 钱钟书小说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幅生动的40年代旧中国的图景,聚焦的是这一图景中的一个卑微的群体——知识分子。虽然钱先生小说中人物众多,千姿百态,但始终活动在前台的是一群知识分子。描写知识分子,这从钱先生的经历、学识、性情、兴趣、环境等因素来分析都是合理而必然的。反映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并以此折射出当下中国内忧外患、国力凋敝的生存状态,这也许就是包括钱钟书先生在内的所谓“第三阵线”中的作家们欲达到的目的。 在许多分析钱钟书小说人物的文章中,论者的兴趣点和重点有两个主要倾向:一是集中在《围城》,极少论及《猫》、《纪念》及其中的人物;二是集中在男性人物,较少论及女性人物,论及时也只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这两种倾向造成了钱钟书小说研究的不完整性,也影响了我们对钱钟书小说的释读,并从中获取更深刻的人生感悟。本文拟从钱钟书的三部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入手,去分析、体验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命运。一、 共性分析: 钱钟书小说中的女性大都美丽、智慧、多情、善感,这很符合中国男人低俗而陈旧的审美趣味。而她们的柔弱、哀怨、狭隘、无助,又可满足男人的优越感和征服欲。当然,这些并不是钱先生笔下女性形象的全部。在我看来,这些女性还具备了以下一些属于那个时代的共同特征。1、 知识女性 钱钟书先生极擅长对知识分子命运进行揭示,其小说的笔触都置于知识阶层,小说中的女性也多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围城》中留洋回来的苏小姐、鲍小姐、孙姑妈自不必说;孙柔嘉也是大学毕业后去三闾大学谋职的;此间的范懿、刘小姐,一个是讲师,一个是助教,自然是有知识的;即使是因“病”赋闲在家的汪太太也是带着“中国画”和“钢琴”两份中西合璧的文化嫁妆来到汪家的知识女性。此外,《猫》中的爱默,毕业于美国人办的时髦女学,也算是受过良好(而且是西式)的教育。而曼倩(《纪念》)则是在没有情人的状态下完成了她的大学教育……。钱钟书的目光和注意力都放在知识女性的形象上,即便是小说中偶有出现的其他阶层的女性形象,如《围城》中方鸿渐的两个浅陋、粗俗、无聊的弟媳,与李梅亭眉来眼去的苏州寡妇,“欧亚大旅社”奶孩子的胖女人,妓女王美玉,《纪念》中的“航空母舰”等,也都是为更突出、鲜明地塑造知识女性形象而设置的,她们只不过是知识女性形象的铺垫和陪衬而已。2、 处于《围城》之中 “围城”于读者而言是一个具有很大解读空间的词语,钱钟书先生借西方“金色鸟笼”和“城堡”的典故所暗示的寓意,将“鸟笼”、“城堡”置换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围城”意象,益发强调了人们出入其中的艰难,于是也反衬了人们冲决这“围城”的欲望的强烈。 钱钟书笔下的女性是处于多重围城之中的知识女性,因为她们有知识,她们挑战男权社会、改变现状的自觉要求就更为迫切,因此她们的悲剧色彩也就更加强烈。 苏文纨曾一心想将方鸿渐围捕进自己构筑的“围城”,但未获成功,遂转身投入所谓“新古典主义”诗人曹元朗的“围城”。孙柔嘉算是一个成功赢得爱情的女子,从“城”外挤入了“城”里,可又怎么样呢?她的天地极小,只局限于“围城”内外。[1]心气极高的美人汪太太,却嫁给了比她大20岁,脸色铁青,又对她处处提防的庸人汪处厚。“自从搬到这个小村子里”,汪太太“寂寞得常跟丈夫吵”。这个“围城”中的女人焦灼、烦闷且爱生病,只能借助“相亲”作一次突围的演练,把一个不自由的女人的有限自由用到极限。而她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情感突围,却在她自己认定的盟军(赵辛楣)退避三舍、她丈夫及高松年等人的合围之下,遭到了势在必胜的惨败。风光、美丽、长久享受男人众星拱月般恭维的爱默,对丈夫的感觉只是:“这个丈夫少不得,仿佛阿拉伯数码的零号,虽然本身毫无价值,但是没有它,十百千万都不能成立,”正是这个毫无价值的“零号”,最后竟把爱默惨淡经营起来的“围城”击溃了。丈夫带着小情人绝尘而去,面对这圮毁的围城,爱默的心理天平突然间失去了平衡。最让她不能接受的是,由毫无价值的人来证明她的毫无价值,由“零号”的人来证明她也是“零号”,而且是可以划掉的“零号”。“她的时髦、能干一下子都褪掉了,露出一个软弱可怜女人的本相。”于是,她急切地想重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