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宋朝宽柔治国政策.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说宋朝宽柔治国政策

试说宋朝的宽柔治国政策 任凯 历史系历史学 07级1班 200786014085 [摘要] 宋朝立国后推行了一套新的统治政政策---“宽柔治国”。“宽柔治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善待前代帝王及其后代,优待文人,款待武人,关注民生,对外主和。与传统统治政策相比,它有以下特点:崇文抑武、农商并重、守内虚外。宋初急需恢复社会秩序是这一政策出现的直接原因,儒学的复兴为这一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证,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这一政策的维持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物质支撑。“宽柔治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是宋朝在文化、经济上高度繁荣,另一方面它又造成了宋朝的“弱宋”的局面,并最终导致了宋朝的灭亡。在宋朝灭亡之后,这一政策就完全被抛弃了。 [关键字] 宋朝 宽柔治国 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将领会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朝立国后,推行了一种不同于以前各代的新的统治政策---宽柔治国,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宽柔治国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善待前代帝王及其后代。善待前代帝王古已有之,西周初年就曾分封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帝禹之后于杞,商汤之后于宋。到了宋朝,这一政策有了更大的发展。(1)优待前代帝王,包括后周恭敬帝及原“十国后主”。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受禅为大宋皇帝,随即诏令:“奉周帝为郑王,迁西宫。开宝六年,郑王始殂,距禅位以十四年矣。宋祖素服发哀,辍朝十日,谥曰恭帝,命还葬庆陵(周世宗之陵)”宋朝建立后,先后灭掉了南方的后蜀、南平、湖南(袁楚国)、南唐、吴越、漳泉(原闽国)、南汉以及割据河东的北汉。“(南唐)李煜……居京师,后封陇西郡公”“(后蜀)孟昶……赐第京师,封秦国公,”“(吴越)钱俶纳土后,封淮海国王,赐礼贤宅,居京师”南平周宝权、湖南高继冲、南汉刘鋹、北汉刘继元、掌权陈宏进等也都次宅京师,封国公、郡公不等。(2)由待前代帝王之后,包括李唐之后、五代之后、十国之后。宋神宗熙宁元年“以唐高祖道王房下李杲为三班借职,太宗濮王房下李德为均州长使”后梁、后唐、后晋、后汉的帝王子孙在灭国之后,大都遭到了残酷的屠杀。宋朝建立后,他们却获得了意外的善待。宋仁宗景佑二年“诏唐李氏、梁朱氏、后唐李氏、晋石氏、汉刘实、周郭氏、柴氏宗支子孙未仕者……特予甄叙,已有官者予迁官。”后周柴氏子孙在宋朝更是受到了优待。宋初“太祖勒碑于密室,曰‘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直到宋理宗时,宋朝已立国265年,仍“诏周世宗八世孙承务郎柴颜颖为崇国公。”“十国后代”也受到了善待。吴越钱俶之子“惟寅仕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为枢密使”。清朝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统计诸降王及诸降臣,无一不保全者””其待亡国之后可谓厚矣。” (二)?? 优待文人。(1)文官长期执政,“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既是宋朝有名的宰相,也更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坛巨星。苏轼做过黄州知州,朱熹也做过泉州知州。(2)通过大兴科举来选任官员。“宋太宗时,取进士诸科达5800余人。宋仁宗一朝十三举,仅进士一科就取了4500人。”有宋一朝宰相133人,通过科举出任的就有123人。宋朝名人也大都是科举出身:晏殊是景德朝进士,柳永是景佑朝进士,文天祥也是进士出身。宋朝科举不仅录取人数大,而且这些人升迁很快,“其后不至于公卿者,五人而已。”(3)上书言事者不杀。宋初“太祖勒碑于密室,曰:‘.保全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子孙不得背弃上书誓言,否则即遭天罚。’”与其他朝代一样,宋朝也存在着党争,但似乎更温和一些。以新党--旧党之争为例:新党王安石上台,旧党司马光、苏轼、张载等被贬官;旧党上台,王安石、吕惠卿、章敦等新党被贬官,很少有人因不满朝政而被杀,贬官倒很普遍。这些士大夫贬官之后也不是消极遁世,而是另有所为。寇准发明了莱公帽,范仲淹写下了《岳阳楼记》,司马光编写了《资治通鉴》,苏轼修了一条苏堤,张载开创了关学。(4)俸禄优厚,荫赏丰厚。袁采说:“子弟当习儒业,可以取科第,致富贵。”宋朝官员俸禄分本俸和添给两项,添给有“添支钱、职钱、职田、公使钱、仆人衣两餐钱、茶酒厨料、茶汤钱、食料钱、折食钱、厨食钱、薪蒿盐炭、纸钱”等名目,涉及衣食住行诸多方面,真可谓方便周到。宋朝官、职、差三者相分离,因而对于于一个官员来说,他的“工资”就等于官俸、职钱与差钱之和。官员的俸禄自然也就更优厚了。再说荫赏。宋代官员可以根据官品、官龄荫补子孙甚至仆人为官。荫补名目繁多,有所谓圣节荫、遗表荫、致仕荫、郊祀荫等。赵普为宋朝开国第一功臣,子子孙孙时代受荫为官。“绍兴六年……官其六世诸孙洪等12人”宋代名士温彦博、陆九渊、富弼、欧阳修、司马光等人的子孙也多有荫补。官员的赏赐就更丰厚了。以宰相为例,仅郊祀礼一次就可受赏“八千六世刘贯五百文”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