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过失.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葛亮过失

浅析诸葛亮的智者之失 【摘要】诸葛亮作为《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其形象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都具有神仙化的特征。鲁迅曾评价对于诸葛亮的描写是“多智而近妖”。 然而“智者千虑、终有一失”,本文从诸葛亮日常生活的失调、用人方面的失误、军事方面的失策等角度分析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及蜀国迅速衰亡的原因。 【关键词】诸葛亮;多智而近妖;出师未捷身先死;失误的智谋策略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本身是一个龙腾虎跃、风起云涌的时代。《三国演义》一书,以国史演义为通俗演义,汪洋百馀回,为世所尚。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贤相的典范,:名高万古莫若孔明.其处而弹琴抱漆,居然隐于之风流;出而羽扇纶巾,不改雅人深致.在草庐之中,而识三分天下,则达乎天时,承顾命之理,而至六出祁山,则尽乎人事。七擒八阵,木牛流马,既已疑神疑鬼之不测;鞠躬尽瘁,志决身残,,仍是为臣为子之用心。比管、乐则过之,比伊、昌则兼之,是古今来贤相中第一奇人。”①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质彪炳千古;《三国演义》中的他更以“运筹帷幄帐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术谋略引人入胜。 博望烧屯,火烧新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赤壁大战,木牛流马等等,无不显示了他的高度智慧,成为三国中“智绝”人物。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三国演义》的一句批评语:“欲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虽是对小说“失真”的批评,却也间接说明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有着超人的智慧谋略。 但是诸葛亮毕竟不是神人,也不是完人,在他的一生中,也曾有过失误,即俗语“智者千虑,终有一失”。 1 日常生活的失调 第一,事事亲力亲为。 诸葛亮在出山后的二十七年中,事无巨细,必亲自操劳,以致劳累过度,积劳成疾,终于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溘然长逝于五丈原。第一百三回司马懿曾问蜀使者孔明寝食及事之繁简,当得知“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的情况后顾谓诸将曰:“孔明食少事繁,其能久乎? ” 故有蜀汉主簿杨顒进谏诸葛孔明,“今丞相亲理细事,汗流终日,岂不劳乎?司马懿之言,真至言也。”孔明则答曰:“……但受先帝托孤之重,唯恐他人不及我尽心也! ”《出师表》是诸葛亮的名作,却束缚了刘禅,要这样,不要那样。固然是谆谆教诲,却又不给实践的机会。在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诸葛亮没有把刘禅放到战争前线的大风大浪中去锻炼成长,而是在温室里。刘禅却不能上前线一战,只能待在成都。可政事无论大小,都要经过诸葛亮决定,刘禅根本插不上手。在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之时,除了在后宫里玩耍,还能干什么呢?久而久之,坏习惯也就养成了。蜀汉江山一朝易主,刘禅面北称臣。事实证明,能否锻炼培养可靠的接班人直接影响国家的兴亡。或许诸葛亮才初衷是为蜀汉鞠躬尽瘁,可是事实上却阻碍了新主的成长,以及国事的商讨,甚至摧残自己,使自己心力交瘁,“出师未捷身先死”。 第二,不注意培养人才。诸葛亮尽管足智多谋,却不注意培养人才,以致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尴尬局面。对此冯文楼先生在《诸葛亮形象的寻绎》一文中通过引用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就说明了关于蜀汉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蒋琬死,费袆刺,蜀汉之亡必也,无人故也……勤于耕战,察于名法,而于长养人才,涵育熏陶之道,未之讲也……” 面对荆州诸将不断伤亡缺失的现实,诸葛亮并未开科选将,进一步培养将才,致使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 再者,如前所提,“事无巨细, 亮皆专之”,“罚二十以上皆亲焉”。这样作,只能使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具体事务上,一方面对领导决策者本人不利,另一方面还会使下属有不被信任感, 致使他们失去锻炼的机会,丧失积极主动性,同时产生依赖思想,而难以成为蜀汉政权的后备人才。这才是凡事亲力亲为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也势必导致生活失常,健康恶化,力不从心。 2 用人失误 第一,不能人尽其才,缺乏魄力。 魏延是《三国演义》中一个令人痛恨交织的悲剧性人物,他为蜀国的前途命运出生入死,战绩突出显赫,最终却不得善终。魏延的悲剧,除了他本人的缺陷所造成的原因外,身为主帅的诸葛亮没有进行正面进行教育,并有节制的加以引导和重用是有很大关系的。魏延是在刘备势弱力薄的时候来投奔的,他的赤胆忠心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有了最初的充分的表现。 刘备在曹操八路大军的威势之下放弃樊城,“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遂“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来到襄阳城下欲与刘琮联合抗曹,“刘琮闻玄德至, 惧而不出”, 蔡瑁张允 “斥军士乱箭射下”。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 ”众观其人,身长八尺,面如重枣,乃义阳人也,姓魏名延,字文长。 在第五十三回中,刘备攻打长沙, 关羽在黄忠马失蹄时不忍杀死他,黄忠因为关羽的义气不忍射杀之而引起了长沙太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