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东西方影响下的印刷工业.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东西方影响下的印刷工业

第一讲 东西方影响下 的印刷工业 一、中国印刷史 1、说“纸” 最早的文字写在哪里? 甲骨文数位典藏 .tw/rub_public/System/Bone/home2.htm 禹铸九鼎 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立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问鼎 一般用麻绳 韦编(牛皮) 丝编(丝绳) 韦编三绝 《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断简残编 木简用于写字;木版用于绘图 木版中, 长二尺者称“檄” 长一尺者称“牍”,通信常用“牍” 长五寸者称“传” 用于绘图,因而又叫“版图”,沿用至今 若木版作公文 木版的盖称作“检” 加盖再捆扎叫“函”,现代“公函”的来源 检的封面上,写收与寄者姓名,为“署” 捆绳的结头处,糊封泥盖印章,为“封” 蔡伦之前的纸 一用丝绵制。 一用麻等植物纤维制成,如“灞桥纸” (1957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灞桥古墓,一叠古纸残片,公元前1世纪西汉,大麻和少量萱麻制成。多为包裹衬垫之用。) 《后汉书 蔡伦传》说,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上奏,“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鄙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蔡伦任任“尚方令”,掌管宫廷中各种日用品的制作和供应 。蔡伦改进造纸术。 东汉至魏晋,缣帛、竹木和纸三者并用。 纸到了隋唐,已有各种优良好纸出现了,比如竹纸、宣纸等。 宣纸 原产地为中国安徽省泾县境内的丘陵山区(泾县古时属于宣州府,现属于宣州市管辖,因此称为“宣纸”)。 宣纸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 “还魂纸” 宋代,用废纸与新鲜纸浆混合。 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记录了用麦杆、稻草造纸事情。 有关造纸术的著作,宋以后相继出现 宋代苏易简的《纸谱》、元代费著的《纸笺谱》、明代王宗沐的《楮书》。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杀青篇》对中国古代造竹纸和造皮纸的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他把造竹纸过程概括为五个环节,即 新竹漂塘、碱液蒸煮、打浆抄造、覆帘压纸、透火焙干。 书中还有造纸作业图,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技术最详细的记载。 纸药 造纸的过程中往往要向纸浆中加入某些植物粘液,古代纸工称之为纸药。 纸药的作用是作为悬浮剂,使纸浆中的纤维分散。 同时它还能防止纤维互相粘结,使湿纸易以分张或揭分。 我国古代造纸时常用的纸药是从黄蜀葵、杨桃藤、槿叶等的植物榨取的粘液制成的 。 纸寿千年:纯天然碱性物质 纸张入潢:黄檗 万年红纸:铅丹,四氧化三铅 2、说“抄书” 为了手抄复制的统一,公元633年,颜师古提出了“颜氏字样”,后来又有颜元孙的“干禄字样”曾出现。 还有以抄书为业的专业人士,比如出使西域的班超。 印刷术产生之前 技术准备 印章 :捆绳结头处糊封泥盖印章为“封” ——雕刻反文;复制 拓碑: 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 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即为雕版印刷的雏形。 ——拓印技术 材料准备:纸张 4、说“装帧” 1)卷轴装:与装裱好的书画相似。在长卷帛书、纸书的左端安装木轴,旋转卷起。 5、说书商 从宋代开始,出版系统分三类: 官办正式出版机构 商办书坊书肆 私人集资刻书 只有官办才有财力物力出版大型类书,如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古今图书集成》等。 私人刻书在明朝蔚然成风。 在宋初有一位穆修,得到一部《韩柳集》,自己出资刻印,广泛赠送。“只要读得成句,便以一部相赠”。 6、说“活字印刷” 毕昇 公元1041~1048年,北宋毕昇用胶泥制字。 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 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 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 王祯 ? 元朝初、中期,是一位农学家,做过几任县官,他留下一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著作——《农书》。王祯关于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选字、排字、印刷等方法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