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禽种蛋(胚胎)注射的研究进展
家禽种蛋(胚胎)注射技术的研究进展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动物科学系13级动科4班卢燕梅 222013602022163摘要:家禽种蛋注射技术,是指对一定胚龄的家禽胚胎进行疫苗接种注射,将一些外源物质注射到家禽种蛋中,使雏禽在出壳时至出壳后几天就具有特异性主动免疫力。这一项技术因能避免雏禽早期感染特定传染病,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实际生产中。关键词:种蛋 免疫注射 免疫力 注射操作家禽种蛋(胚胎)注射免疫与孵化出雏后预防免疫相比较,其优点在于:提早免疫,应激反应低,注射精确且一致,劳动力成本低,注射用途广,疫苗污染少等。一.家禽种蛋注射的常规方法1 卵白注射 在鸡胚 10 d 时,尿囊绒毛膜已将卵白完全覆盖, 找不准卵白注射位点, 故卵白注射一般在 2~9 d 进 行。 且因卵白离胚胎较远,不会对胚胎产生太大的应 激作用,可用于较精确的定量研究,加之操作方便,应 用比较广泛。 但外源物质注射到卵白后,会与卵白内 的其它营养物质混合, 可能不会立即被胚胎吸收、利 用,因而可能无法立即反映注射液的作用效果,所以 一般取样的时间是在注射后 3~7d 开始, 而且最好尽 可能多地在不同发育时点取样,或者在某一时段连续 取样。 注射操作时要注意避开血管,针头插入 0.5 mm 即可,以降低可能造成的损伤和应激,注射液体积一 般在 0.1~1.5 mL 左右,不宜过高。2 卵黄囊内注射卵黄是胚胎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卵黄囊内注 射的外源物质能较好地被胚胎吸收。 鸡胚发育到 18~21 d 时,卵黄囊被收入腹腔,因此卵黄囊内注射 应在 18 d 前进行。 注射液一般配制成体积为 1.0 mL 左右的盐溶液, 注射前溶液要预热至孵化温度,在 注射操作上要尽可能地熟练、细致,降低系统误差。 3 羊膜腔注射羊膜腔是离胚胎最近的腔室,注射到羊膜腔的 外源物质,利用效率高;而且羊膜腔内的营养物质 可提供给整个发育期的胚胎, 没有注射时间的限 制。 但羊膜腔处于胚蛋内部的中心,注射操作上有 一定难度;而且腔内液体直接与胚胎相连,注射后 对胚胎发育会产生较大干扰,阻碍了它的应用。 采用该注射方法时,要先选择大小、形状相似的胚蛋, 再根据蛋形指数、胚蛋结构特点确定注射角度和深 度,注射液体积一般不高于 1.5 mL,注射前溶液要 预热等。4 尿囊注射尿囊注射运用得最早、最成熟,但尿囊内营养 成分较少,且利用效率有限。 故尿囊注射在外源性 营养因子、生长因子对胚胎生长发育的研究中运用 较少。 鸡胚在 19 d 开始肺呼吸,尿囊绒毛膜开始萎 缩,因此尿囊注射应该在 19 d 前进行。 尿囊绒毛膜 血液循环可以供给胚胎发育的部分营养物质(如吸 收蛋壳中的钙和磷), 但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 是卵黄和卵白,所以,用尿囊接种法培养病毒,在供 给病毒繁育所需营养的同时,不会出现因过多消耗 胚胎营养,导致胚胎的过早死亡。 这样就可以达到 在一定时间内培养病毒的目的。 后来的弱毒疫苗的 制备、胚胎早期免疫都是根据此原理进行的。 5 尿囊血管注射一般胚蛋注射,都会力求避开血管,以降低对 胚胎的直接应激。 所以,采用血管注射时,溶液理化 条件的控制要更加精细, 包括前文提到液体体积、 温度、渗透压等。 同时,注射操作要熟练、谨慎,不可 过多的刺破血管。 尿囊血管在 10~17 d 较为粗大、清 晰,因此注射操作多集中在这段时间。 尿囊血管注射后的物质胚胎吸收快、 利用率 高, 可以快速的检测到外源因子对部分敏感指标 (如能量水平、激素水平等)的变化,从而及时衡量 注射因子的作用效果,这是在该位点注射的最大优 点。 该法尤其适合注射多肽类外源物质,因注射到 血管后被分解、转化的少。 有研究者将 50 μL 不同含量水平的抗脂肪细胞单克隆抗体(Mab)溶液注射到 15 d 的尿囊血管 中, 发现 0.2mg 的 Mab 注射组的个体在 6 周龄腹脂 重降低了 28%, 且出壳后体重和生长水平不受影响。 该研究为降低家禽腹脂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6 气室注射气室注射的外源物质能通过渗透作用被胚胎 吸收利用,3~18 d 是适宜的注射时间。 因为鸡胚在 19 d 后尿囊绒毛膜开始萎缩, 渗透作用开始减弱。 气室注射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因注射液体和操作对 胚胎产生的应激,且操作更为简单、方便。 但是,气 室内物质的吸收效率较其它注射方式差,吸收利用 量不易被衡定,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故只能做出定 性的判断,无法满足精确、定量的研究需要。二.种蛋注射技术与传统免疫的比较对于鸡胚而言,有研究认为,在鸡胚发育到第18天,其免疫系统已经基本建立,能够对某些抗原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家禽胚胎注射技术的成功周瑶因素有:第一,在鸡胚发育过程中,可以接受注射的最早时间点,注射具有生物活性的疫苗和其他可以注射的物质,因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