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爱岗敬业兼职教授尉凤英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爱岗敬业兼职教授尉凤英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六讲 沈阳职业技术学院课座教授 爱岗敬业报告会 兼职教师 全国劳动模范尉凤英 尉凤英 原沈阳东北机器制造厂工人,工人工程师。 航天部沈阳139厂副厂长、工会主席。 从1954年起连续10余年被评为沈阳市、辽宁省劳动模范。1956年、1959年在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全国“群英会”上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中共第九、十、十一大代表,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和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 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毛泽东主席曾13次接见过她。 毛泽东主席曾13次接见过她。尉凤英是一面旗帜,更是中国产业工人的骄傲 尉凤英 1965年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同志学习》的社论。 1964年,尉凤英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周恩来总理把她介绍给毛泽东主席,说:“这是咱们工人阶级的代表。”毛主席高兴地和她握手,然后仔细地询问了她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情况后说: “你是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你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 第二天,毛主席和尉凤英亲切握手的照片,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出。 不久,党中央就把她和“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毛主席的好干部焦裕禄”并列,命名为“毛主席的好工人尉凤英”。 ?? 尉凤英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女儿,三岁时就死了父亲。母亲带着他们兄妹三人靠挖野菜、拣煤核、讨饭吃,熬到了解放。   1953年尉凤英20岁考进了沈阳七二四厂(后称东北机械制造公司)当了工人。怀着对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满腔热忱,她开始了自己的学徒生涯。 ? 她勤奋好学,钻研技术,大胆革新,进厂第一年就实现两项技术革新,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仅用247天。当时厂内的冲床还是由手工送料,技术比较落后,生产效率低。尉凤英大胆尝试,成功地将手工送料改为自动送料,提高工效5倍,使冲床工序仅用21天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量。  她每天早来晚走,兜里揣着一个小本子,养成了“眼勤、手快、好问”的习惯。入厂刚5个月,她就完成了第一项革新———自动卡具,使产量一下提高了80%,从此,她像跨上了千里马,一跃再跃。  7年里先后完成了“双头双刀”、“自动送料器”、“六角车床”、“半自动开关”、“自动送料退料杆”等100多个技术革新项目。 1959年9月,她已经干完了1969年3月的工作,提前10年完成了生产任务。 “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只有群众的力量才能移山倒海。” 1958年,尉凤英的革新小组从3人发展到16人,一年实现316项革新。1960年,尉凤英革新小组又发展到100多人,革新342项,为国家创造财富160多万元。 同志们称这位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冲压女工为“从来不走,总是在跑的铁姑娘”。 1960年,她又完成纱锭轴承垫圈的工艺,由车制改为冷冲压加工,提高功效14倍。 从1957年至1965年,尉凤英和身边的同志们共同努力,完成技术革新项目707项,创造价值185.5万元。 她以无私奉献的主人翁精神,仅用434天就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用4个月时间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生产任务。 从1980年起,尉凤英担任航天部沈阳139厂副厂长、工会主席。 在担任工会主席期间,她“约法三章”:对所有职工一视同仁;凡事三天之内给予答复; 制订工会工作循环流程示意图。她带领工会开办了装潢公司、技术服务部、游泳池、旱冰场等。 沈阳市总工会和国防工业工会先后评选她为“模范职工之友”和“为推进改革搞活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领导干部”。 第三届“振兴杯” 全国青年技能大赛 尉凤英寄语广大青工: “要大力提倡创造精神,建立科学创新精神,这些精神没有过时,继承技能。” * *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