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愁恨词”的意象图式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煜“愁恨词”的意象图式分析.doc

  李煜“愁恨词”的意象图式分析 赵晓囡 摘 要:李煜后期作品多数为言愁写恨之作,表现了词人经历沧桑巨变,从一代帝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和悔恨。本文运用认知诗学的意象图式理论,探究李煜愁恨词中意象图式及隐喻的认知关系,发现其愁恨词主要采用了容器图式和路径图式两种意象图式类型,这与词人所处的环境及其在带有自身情绪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认知有关。用图式理论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把握词人诗词创作时的心态和人生感悟。 .jyqkan(2002)也将意象图式理论扩展到对诗歌的研究。中国古诗词中有着大量的隐喻用法和特定的意象,意象图式作为隐喻识解的重要手段,可用来分析中国古诗词,了解词的心灵活动。李煜入宋后写的愁恨之作最为人所喜爱,本文选取其中的经典词作,分析诗词所蕴含的意象图式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三、李煜“愁恨词”意象图式分析 意象图式与人的经验和切身体验有密切的关系,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产生了不同的意象图式,从而构建不同的隐喻。李煜后期词中,容器意象图式、路径图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从而产生了不同的隐喻意义。 (一)容器图式(Container Schema)及其隐喻意义 容器图式是意象图式最基本的图式之一,产生于人自身体验,建立在一系列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空间关系之上,它包括容器内部(interior)、外部(Exterior)、界限(boundary)三种结构成分(Lakoff,1987:272)。容器隐喻在人类认知活动和语言表达中起到了重大作用。容器隐喻使我们将容器概念图示投射到所感知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非容器概念中,即把不是容器的地域、时间、事件、心境等视为一种容器,使其有边界、可量化、能进可出,从而来组织和描述这些相对不熟悉或较难把握的抽象概念和经验。 地域常常被视为容器。在物理空间范围之内就是在容器里面,在范围之外就在容器的外面。李煜归宋之后,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不仅做人的尊严丧失殆尽,就连人身自由也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词人在描述自己的境遇时,把这栋囚禁自己的高墙深院视为闭合的容器,在容器里面就意味着受困于其中,无法摆脱。以李煜的《相见欢》为例,词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词的上片是词人登楼所见之景,词人的视点,或仰视天空,或俯视庭院,都是限制在“容器”之内的一种打量。“西楼”“钩月”“梧桐”“深院”,这些意象均被纳入地域“容器”。意象是情感的载体,词人所选择的这些意象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能够唤起人们对于悲伤的认知。词人如同“寂寞”梧桐一般,牢牢地被“锁”于“深院”之中,身陷囹圄,失去自由。下片则以直白的方式,道出了词人进入这“深院”容器之中的感受,“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今朝苟延残喘的阶下囚,亡国之君的沉痛,往事成空的悲哀,人生长恨的遗憾尽含在这“滋味”之中,去国之愁,亡国之恨,欲言难言,读来令人尤为伤痛。 人们常把困境当作难以摆脱的境地,一旦陷进去就很难摆脱,故而“境况是容器”。若在容器的里面,则经历该状态;若在容器之外,就脱离了该状态。在《乌夜啼》中李煜写道:“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在此,词人借用“林花”“寒雨”“晚风”“流水”等景物衬托自己权势风光不再、处境悲惨的心情。栉风沐雨,林花凋谢,残红狼藉,春去匆匆。美好的一切就这样匆匆离去,词人陷入无力挽回的失落状态中。花本无泪,“胭脂泪”实际上是词人移情于花,其身世世变,泣血洒泪,不亦色若涂败的胭脂?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气呵成,面对风雨摧花、逆臣误国却无力护花、无力回天,在默默的惋惜哀叹之中,他感受到了“人生长恨”这样意义深广的生命主题,水之必然长东,人之必然长恨,可见其愁恨之深重。 又如在《浪淘沙》中,李煜写道:“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静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此词描写了是李煜归宋后幽闭时的心情。被俘入宋后,李煜总是难忘故国的“往事”,身陷“往事只堪哀”的境况中不能自拔。眼前景和心中事两相对照中流露出词人浓重的失落感,故而“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不卷,终日谁来?”在这个阶藓帘静的场景中,可见后主亡国之后生存环境的荒凉和冷清。在这种状态下,后主只能对月倾怀,而对故国的思念和怀想并不能解脱其心中的屈辱和痛苦,“空照”二字表现了词人内心无限的落寂。江山一失,永难回归,其痛悔悲愁的情绪溢于言表。 李煜词中隐喻性语言的产生与其所处的环境及其在带有自身情绪过程中对周围自然环境的认知有关。用容器图式进行解读,有利于我们把握词人诗词创作时的内心状态。 (二)路径图式(Path Schema) 路径图式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