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基本特征值计算方法应用实例.doc
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基本特征值计算方法应用实例
王丹 anagement Center,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摘要:本文以工程实例说明泥石流地质灾害勘查中基本特征值计算方法。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basic characteristic value in debris floples.
.jyqkethod
中图分类号:P642.23 文献标识码:A :1006-4311(2015)18-0188-03
简介:王丹(1980-),女,河北望都人,硕士研究生,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地质工程。
0 引言
泥石流属于一种突发性的地质灾害,它是山区特有的一种现象。泥石流中饱含着大量的泥沙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呈粘性层流或稀性紊流等运动状态,泥石流的发生是很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常发生在山区小流域。由于泥石流具有发生突然、来世凶猛、历时短暂、大范围冲淤、破坏力极强等特点,再加上其常伴随着大量泥沙块石,一旦发生泥石流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威胁。
泥石流特征值是泥石流防治工程的主要设计依据,防治方案的确定和该取值有着直接的关系,只有保证泥石流特征值的准确性,才能确保防治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本文主要是参考野外调查访问得出的沟道断面、堆积物、泥痕等特征计算泥石流基本特征值的,而计算指标的确定主要针对拟设泥石流治理工程的需要进行计算的,然后对不同断面的各项特征参数进行了计算,比如流速、流量、流体最大冲起高度、泥石流流体冲压力等。
1 泥石流形成条件
1.1 地形地貌及沟道条件
勘查区所处地貌单元为侵蚀构造山地区,流域分水岭最高海拔高程为682m,泥石流汇入主沟处最低海拔高程530m,相对高差,152m。
泥石流流域汇水面积0.03km2,沟长590m,平均坡降258‰,沟道较狭窄,岸坡较陡峻,沟谷下游为“U”型谷,上游呈“V”字形。
1.2 物源条件
该区泥石流松散固体物源较较少,物源分布较为集中,主要分布于沟道中上部岸坡处及沟道下游田坎堆积物源。
该区处于地壳相对稳定区,岩体风化程度较高,同时该区因私挖乱采产生的废弃渣石堆放于坡面之上,为泥石流的发生储存了固体物源。位于坡面的渣石砾径在3~10cm之间,坡脚大块石砾径30~60cm,坡面厚度在0.5~1m之间,渣坡坡脚长55m,高约20m,估算方量约1500m3,可启动物源方量约1400m2。
沟道内还存在居民种植农作物时干砌的田坎,这些田坎稳定性较差,在泥石流发生时也可能会被作为物源冲出,该段沟道长约100m,估算沟内耕植土、田坎及两侧山坡零星松散覆盖层方量总计约2400m3。可启动物源1800m2。
1.3 水源条件
勘查区正位于暴雨中心范围内。受地形影响该区降雨具有瞬时雨量大、暴雨集中、成灾雨强频发的特点。
该区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暴雨集中区,该区的1/6h、1h、24h多年最大暴雨量平均值分别为14mm、37mm、95mm,在P=5%的条件下,1/6h、1h、24h雨强可分别达到27.44mm、72.52mm、215.65mm,P=2%的条件下,1/6h、1h、24h雨强可分别达到32.48mm、85.84mm、266.95mm,很容易引发泥石流灾害。
2 泥石流基本特征值计算方法
2.1 泥石流流体重度
2.1.1 现场配浆法
该区泥石流为潜在泥石流,沟道内物源堆积物没有移动痕迹,所以本次勘查中未在该沟道内进行配浆试验,而是在临近沟道内参考勘查区西沟泥石流进行泥石流大重度配浆试验,配浆结果为1.57t/m3。
2.1.2 查表法
该区潜在泥石流易发程度为轻度易发,评分为80分,查表得泥石流重度为1.551t/m3。
2.1.3 综合取值
根据现场调查泥石流堆积物主要成分为碎石、卵砾石、砂及少量粉质粘土充填,可以看出,物质在结构特征上也以碎石、砾石、砂为主,鉴于上述特征推断,该区潜在泥石流为稀性泥石流。综合考虑确定泥石流重度为1.551t/m3。
2.2 泥石流流量
为了保证计算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应在不同位置,比如主要支沟沟口、勘查区不同沟段、拟设治理工程部位等,选择出四个典型断面部位进行泥石流流量的计算。
2.2.1 雨洪法
若与暴雨同频率、同步出现泥石流,此时断面的泥石流流量还包括暴雨洪水设计流量。其计算过程第一步是计算出断面不同频率下的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第二步是选用堵塞系数,计算泥石流流量。
①暴雨洪峰流量计算。
频率为P的暴雨洪水设计流量:
勘查区流域计算参数详见表1。
设计暴雨频率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H24=215.65mm,1小时最大降雨量H1=72.52mm,10分钟最大降雨量H1/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