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药材悬钩子木黄酮类成分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蒙药材悬钩子木黄酮类成分的研究.doc

  蒙药材悬钩子木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朝木日丽格1阿拉坦敖日格乐1吉日木巴图1张屏2包保全2* 1.内蒙古医科大学蒙医药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2.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摘要】目的:研究库叶悬钩子正丁醇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相HPLC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库页悬钩子正丁醇层分离得到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I)、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II)、槲皮素(III)、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IV)4个化合物。结论: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jyqkail [email#160;protected] 通信:包保全(1969-),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蒙药活性物质基础及资源研究。E-mail [email#160;protected] 蒙药材悬钩子木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库叶悬钩子(Rubus sachalinensis Leveille)的去皮去心干燥茎枝,具有促熟疫、清除骚热、止咳、调元之功效[1],是蒙医基础方四味土木香散组方药材之一,但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未见报导。为探索该植物的有效活性成分,对库叶悬钩子的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研究,薄层结果显示正丁醇部位含有黄酮类化合物,通过进一步的色谱分离,鉴定4个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I)、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II)、槲皮素(III)、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丁酯(IV)。 1仪器与材料 1.1植物蒙药材悬钩子木采自内蒙古通辽市扎旗罕山自然保护区,由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包保全教授鉴定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库页悬钩子(R. Sachalinensis Leveille),除去外皮,切段,晒干。 1.2仪器半制备HPLC:Shim-pack PRC-ODS、制备柱250mm(20mm,15μm)、YMC-pack ODS A 250mm(10mm,5μm)、SHIMADZU RID-10A检测器、LC-6AD泵、CTO-20A柱温箱、C-R8A积分仪;高效液相色谱仪:Inertsil ODS-SP柱 250mm(4.6mm,5μm)、SHMADZU RID-20A检测器、SIL-20A自动进样器、LC-20AT泵、CTO-10AS柱温箱、CBM-20A控制器);核磁共振仪(BRUKER公司AVANCE-600);EYELAN-1100旋转蒸发仪(上海爱郎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P-20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 2提取分离 取库叶悬钩子干燥茎枝5.05kg粉碎,用95%乙醇回流提取1次,75%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2h;减压回收乙醇溶剂,得浸膏924g,以上浸膏加水悬浮,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等溶剂等比萃取,回收溶剂,得正丁醇提取物224g;取正丁醇提取物经过HP-20柱,依次用水、40%乙醇、55%乙醇、70%乙醇、85%乙醇、95%乙醇洗脱,得到6个洗脱部分;回收洗脱乙醇溶剂,得浸膏分别为90.6g、121.7g、48.2g、4.3g、3.2g、3.6g;40%乙醇浸膏、55%乙醇浸膏分别取2g,加甲醇溶解,经LH-20柱甲醇洗脱,每5ml为一个流分,点薄层硅胶板,显色,合并相同斑点,回收甲醇,经反相HPLC分离,从40%乙醇流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I(23mg)、II(10.7mg)、III(3mg);从55%乙醇流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IV(10.93mg)。 3化合物结构解析 pound 1 黄色无定型粉末。1H-NMR给出黄酮母核上的氢信号信号,δ: 6.18 (1H,s)、 6.36 (1H,s)、7.57 (2H,d,8.4)、6.82 (1H,dd,8.4),判断是黄酮类化合物,δ: 5.21 (1H,d,7.8)、3.47 (1H,t,9.0)、3.51 (1H,t,9.0)、3.56 (1H,t,9.0)、3.76 (1H,dd,9.6)为糖上氢信号,δ5.21 (1H,d,7.8) 表明β糖端基氢信号连在黄酮母核三位上,δ3.63 (3H,s) 给出氧甲基氢信号;13C-NMR给出2个羰基碳信号δ: 179.2和170.7,糖端基碳信号δ: 104.8和糖链上的其他碳信号75.3、77.0、72.7、77.3、170.7,δ: 52.8为氧甲基碳信号,故鉴定为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quercetin-3-O-β-D-glucuronide methylester)。分子式为C22H20O13。其波谱数据与文献[2]中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