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再论广州七星岗海蚀地形发现的意义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第 29 卷 第 6 期 热 带 地 理 Vol.29 ,No.6
2009 年 11 月 TROPICAL GEOGRAPHY Nov. ,2009
再论广州七星岗海蚀地形发现的意义
赵焕庭1,2
(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1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510301 )
摘 要: 自从笔者发现刊于中山大学日报 1937-05-20 的《十公尺海蚀台地之发现》一文后,吴尚时已被公认是
广州七星岗海蚀地形、珠江三角洲地区古珠江河口湾海蚀地形的发现者。七星岗海蚀地形同珠江三角洲的演变紧
密联系,对七星岗海蚀地形的研究与讨论,推动了广州地区地质地貌学的发展。其集中体现在珠江三角洲的形成
与发展研究方面,科研成果累累,科学人才辈出。认为应进一步保护好七星岗海蚀地形遗迹,充分发挥它的积极
作用。
关键词: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广州七星岗;珠江三角洲;吴尚时
中图分类号:P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21 (2009 )06-0509-06
1937 年 5 月 14 日,吴尚时教授(1904―1948)
在去广州城区东南面石榴岗的勷勤大学途中,于公
路侧七星岗南麓发现了古海蚀地形,随即同时用中
文和法文著文《十公尺海蚀台地的发现》[1]报道。
随后扩大范围调查,在附近发现了一系列古海蚀穴
和古海成沙堤——干潟湖,又撰文[2]说明广州一帶
曾沦为海湾。
在纪念吴尚时发现七星岗古海蚀地形 70 周年
R 红层砾岩 S 红砂岩包体 F 流状花岗岩
之际,应“古海岸与全球变化”广州论坛(2007 )
[5]
组织者之约,重温广州地学界前辈的有关研究成果, 图 1 黄埔中正公园地质剖面图(据A.Heim等 )
学习此后的许多新发展,加深了体会,今在参考文 Fig.1 Geological section of Zhongzheng Park in Huangpu of Guangzhou
献[3]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论述,并借此回应同行有 园;该文又没有提对岸江北鱼珠炮台台地的浪蚀穴,
谓七星岗海蚀地形支撑了珠江三角洲之说“言过其 在此更正文献[3]引述之误。另按,鱼珠台地边缘
[4]
实”的批评 。 ① )。现时读者
“水痕”是哈安姆他们发现并口传的
1 谁首先发现珠江三角洲的古海蚀地 可按图判读为古海蚀崖-海蚀穴(水痕)-海蚀平台
(小径,宽约10 m)。但哈安姆等没有指出它是古海
形?
蚀地形,通篇不提第四纪海平面上升、海侵、海蚀
1929―1930 年,中山大学地质系瑞士籍教授哈 和海积。该文及其前一年刊岀的文章[6]都明确指出,
安姆等[5]使用广东陆军测量局测绘的 1 ﹕25000 和 1 ﹕ 黄埔中正公园存在海拔 22~23 m (或20 m )和42~43
10000 地形图(粗估其零点高程比 1956 年黄海基面 m (或40 m )两级珠江河流阶地。该文用水痕表示
高程低约 7 m )考察了广州附近地质,在长洲岛(黄 河流高水位(洪水)时侧蚀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飞机维修基本技能(活页式)》课件 模块1 航空紧固件拆装和保险.pdf
-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标准 .pdf VIP
- 检验科临检室上岗考核试题(有答案) .pdf VIP
- 工程化仿生杂化膜囊泡及其制备方法.pdf VIP
- 高二政治(走进高二)-哲学与文化【开学第一课】课件(共20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混凝土索赔协议书模板.docx VIP
- 建筑工程图集 16D303-3:常用水泵控制电路图.pdf VIP
- Cadence Allegro PCB封装建库规则.doc VIP
- 电气识图及CAD 电气接线图的绘制与识图 项目四电气接线图的绘制与识图.pptx VIP
- LMV5.系统概述-中文.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