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离胶浓缩胶样品缓冲液
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以不同程度分布在两相中,其中一相为固定相,另一相流过此相称作流动相,并使各组分以不同速度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可分离物质:糖类、有机酸、氨基酸、核苷酸。 层析技术分类 常用的层析原理 1.分配层析——纸层析 原理:溶质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中溶解度不同,在终点时达到一种平衡,其比值为一个常数,即分配系数(α)。 固定相内溶质的浓度 流动相内溶质的浓度 固定相:滤纸上吸附的水 流动相:有机溶剂(酚) 纸层析 纸层析是最简单的液一液相分配层析。 滤纸是纸层析的支持物。当支持物被水饱和时,大部分水分子被滤纸的纤维素牢牢吸附,因此,纸及其饱和水为层析的固定相,与固定相不相混溶的有机溶剂为层析的流动相。 对某些特定化合物,在特定的展层系统,一定的温度条件下,Rf是个常数。 2 离子交换层析 原理:将能与周围介质进行离子交换的不稳定离子固定于惰性基质上,从而分离介质中的组分。 常用的惰性基质:人工合成树脂(单体:苯乙烯、交联剂:二乙烯苯) 阳离子交换剂:磺酸甲基、羧甲基、磷酸基 阴离子交换剂:二乙基胺乙基、三乙基胺乙基 可交换离子:阳离子:Na+、H+ 阴离子:Cl-、OH- 示意图(交换树脂表面) 示意图(离子交换过程) 电离基团(磺酸根) 示意图 3 吸附层析 原理:当气体或液体中某组分的分子在运动中碰到一个固体表面时,分子会贴在固体表面上并停留一定时间然后才离开,此为吸附现象。 吸附现象形成的原因:吸附作用可能由几种作用力形成,包括被吸附物与吸附剂之间相反电荷基团与基团之间的静电引力(形成离子键)、氢键及范德华引力等。 在不同条件 下,占主要地位的作用力可能不同,也可能几种力同时起作用 吸附剂:氧化铝、活性炭、硅胶;纤维素、淀粉、聚酰胺;滑石、陶土、粘土。 吸附层析示意图 吸附剂 4 亲和层析 原理:利用分子间具有专一亲和力而设计的层析技术。 专一亲和力分子对:酶与底物、特异性抗原与抗体、DNA和RNA、激素和其受体 载体:使亲和物固相化的水不溶性化合物。如:纤维素、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糖凝胶、聚苯乙烯、乙烯、多孔玻璃。 5 凝胶过滤 原理:被分离物质因分子大小不同,在凝胶中向下移动的速度不同。 物质进入凝胶柱之后有两种运动方式:垂直向下移动和无定向的扩散运动。大分子物质直径大无法进入凝胶颗粒内,只能分布于颗粒间隙中向下移动快,而小分子物质可扩散到凝胶颗粒内,因此向下移动慢。 凝胶物质:马铃薯淀粉凝胶、琼脂、琼脂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葡聚糖凝胶。 三、电泳技术基本原理 1.基本原理 不同的带电颗粒在同一电场中泳动速度,主要与其所带净电荷量,分子量及分子形状有关。 pH pI 分子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 pH pI分子带正电荷,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 泳动率 2.影响电泳速度的因素 (1) 电场强度 泳动速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常压电泳(100—500V). 2—10V/cm,几小时或几天;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 高压电泳(500—1000V). 20—200V/cm,几分钟;氨基酸、小肽、核苷酸等小分子物质; (2)溶液的pH值 pH距待分离物质的pI越远,泳动速度越大; (3)溶液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越小,电动势越大,泳动速度越快。 (4)电渗现象:在电场中,液体对于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 四、几种常见电泳的比较 五、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原理 1.原理 具有电泳和分子筛的双重作用 2.聚丙烯酰胺凝胶的聚合 单体:丙稀酰胺(Acr) 交联剂:甲叉双丙稀酰胺交联剂(Bis) 催化剂 聚合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 催化剂 (1)过硫酸铵-TEMED系统 碱性条件下催化作用 温度与聚合快慢成正比 (2)核黄素-TEMED系统 光激发的催化反应 用量少,对分析样品无影响 聚合时间可自由控制 3.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孔径 凝胶越浓T?,凝胶孔径↓,所受阻力?,机械强度? 丙稀酰胺浓度 分离物质分子量 4% 大于100万 7-7.5% 1-100万 15-30% 小于1万 胶的孔径为蛋白质分子平均大小一半时效果好 凝胶强度的选择 先用7.5%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J502-2内装修-室内吊顶.pdf VIP
- 全球及中国白蚁防治服务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5-2028版.docx
- 2025年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理论知识题库判断题测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培训课件:《临床血液与体液检验基本技术标准》的解读(血液部分).pptx
- 2024年山西临汾尧都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docx VIP
-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doc VIP
- 颈椎间盘突出护理.pptx VIP
- 线性代数英文课件:ch5-4(not necessary).ppt VIP
- 《SJT11223-2000-铜包铝线》.pdf VIP
- 民乐介绍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