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数字单台震级偏差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嘉峪关数字单台震级偏差研究

嘉峪关数字单台震级偏差研究 苏宏伟 肖淑娟 (中国甘肃735100嘉峪关中心地震台) 摘要 震级是地震分析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震级偏差的大小直接影响资料的使用及台站的速报质量。本文根据嘉峪关地震台测震数字化记录近3年的资料,对此期间所发生的206例中强地震的震级进行统计,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提供的标准震级进行对比,对其偏差形成的几种因素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校正值,有利于提高嘉峪关台地震分析以及速报质量。 关键词 数字化;速报;震级;偏差;震级校正 0 引言 嘉峪关地震台位于嘉峪关断裂带附近,海拔高程1672m。台基主要以白垩纪红色砂岩为主。2007年年底,台站测震观测系统进行了数字化改造,2008年1月1日数字化正式运行,但地震计出现故障。2009年1月1日开始配备了BBVS-120速度平坦型电子反馈式地震计,EDAS-24IP型16位数据采集器,一直运行到目前。 测定Μs震级通常以面波的地动位移为依据。地震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几何扩散和介质吸收引起的衰减,以量规函数的形式加以补偿。由于地壳介质的地区性差异很大,大范围地使用同一量规函数,显然很不合理。再则,台站所记录到的地震与其所发生的距离震级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正是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单台数字化所定震级与《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提供的震级有一定的偏差,高的达到0.6一0.7级。这就给地震震级判定造成困难,为了解决此问题,本人对206例中强地震的震级重新进行分析,并得出一点粗浅认识。 1 资料的选取和面波震级Μs的测定 在统计中,选取2009年1月到2011年11月嘉峪关台数字记录的国内外206例中强地震,震源深度不超过60 km,震中距从2.7o到179.5o,发生在各个方位,用仿真SK测定震级和《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给出的震级进行对比。嘉峪关台计算数字观测资料的地震震级 所用公式是: Μs = log(Α/T)max+1.66logΔ+3.5+C 式中A是两水平向面波最大振幅折算成的地动位移的矢量和,单位μm;T是相应的周期,单位s;Δ是震中距,单位度。 对每一地震,用公式CM=Μs (z)一Μs (L)求其震级偏差(郭履灿等,1983),式中Μs (z)为嘉峪关台数字记录测定的震级,Μs(L)为《中国地震台网观测报告》提供的标准震级。 依据C= CM/N 计算其平均震级偏差,得C=+0.1738,这说明嘉峪关震级较标准震级偏高0.1738。我台早期模拟记录维开克和573也有震级偏高现象,但没有做系统分析。 标准误差σ =计算得出σ =土0.2419。 用震级偏差CM 的统计次数N 绘出偏差频次分布图(图1),可以清楚地看出在CM等于0.2处频次最高,在0.1处为次。这说明嘉峪关台测定震级与标准震级水平有系统的偏离。 2 Μs震级偏差分析 2.1 震级偏差与震中方位的关系 表1以 90o为间隔给出嘉峪关台不同方位上的平均震级偏差值。由表1可见,震级偏差受地区性的制约不明显。但有一个规律是:嘉峪关北面地震震级比南面地震震级略大0.0031。面波振幅的大小受传播路径影响比较大。从嘉峪关台地理位置来看北面大陆路径较多,南面海洋路径较多,但总体来看海洋路径和大陆路径对对我台震级无明显影响 (张淑珍等,2006) 。 2.2 震级偏差与震中距的关系 一般来讲,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地震波的周期也相应增大,而周期的变化,也反映了震级的变化。为了分析这个问题,本人以10o为间隔绘制了2.7o―180o距离上发生地震的平均震级偏差C与震中距△的关系表(表2)。 表2可以看出,随着震中距的增大,嘉峪关台测定的震级也偏大 (李惠智,1991) 。其原因受量规函数地区性差异和介质的不均匀性影响,还受震源辐射能量在各个方向上的不一致影响。 2.3 震级偏差与地震震级大小的关系 地震较大时,其面波周期也很大。在统计中还发现嘉峪关台不同的Μs与平均偏差值C有关,表3绘制了不同震级所发生地震次数与震级平均偏差。由此可见,当地震较小时,嘉峪关台震级比标准震级偏大0.1956,在5.0-7.0范围内,震级接近标准,但震级依然偏大。再增大时,震级比标准震级偏大0.2053。其原因与面波周期T有关。因为面波周期T不仅是震中距的函数,而且是震级的函数。两者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尚需进一步探讨。 3 讨论与结果 (1) 统计结果表明:嘉峪关台所测震级与方位无明显关系。 (2) 对于发生在不同震中距的地震,随着震中距增大,嘉峪关台所测定的震级逐渐增大。其主要原因是受量规函数地区性差异的影响。 (3) 对于发生的不同震级的地震,随着震级增大,嘉峪关台所测定的震级逐渐增大。其原因与面波周期T 有关。 (4)嘉峪关台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