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实作的历史与社会学 levithan and air pump
科學實作的歷史與社會學Levithan and Air Pump 陳瑞麟 April, 28, 2009 從知識到實作 SSK 對於科學知識提出了強方案的社會學研究立場。 採取這個方案的歷史學社會學家很快地發現,他們必須去分析科學知識如何被實際地被生產出來的過程--換言之,必須去分析「科學行為」(scientific action)或「科學實作」(scientific practice)。而不只是分析科學行為的終端產品--知識本身。因為知識的社會性大致是在生產知識的過程中進入的。 什麼是科學實作? 大致而言,實作有三個意義: 一、對立於「理論」的「實踐」:我們經常將理論和實踐作對比,實踐就是科學活動中「非理論的成分」,例如觀察、測量、實驗、調查等等。 二、科學家的實際作為(對立於「規範的」):考察科學家的實際作為,意味著不去問科學家「應該」怎麼做,而是問科學家實際上是如何作的(含思考、推理、甚至知識(理論)建構的實際方式。) 三、練習的實作:任何人若要學到一項能力或掌握一項說法,他都必須實際地練習。 Levithan and Air Pump 利維坦與空氣泵浦--霍布斯、波以耳與實驗生活,Steven Shapin, Simon Schaffer 著。1985年出版,至今已被視為 STS 的經典之一。 本次主談第二和第三章,分別代表波以耳的理論和方法,以及霍布斯的理論和方法。 本書是把 Strong Programme 和社會建構論擴張到科學實驗、以及十七世紀早期科學史的經典之作。 本書討論的「科學實作」是上述的第二個「實作」的意義,但它也著重在「實驗」的實作上。 霍布士和波以爾 霍布士(Thomas Hobbes),從未出現在科學史上,但在哲學史上被歸為政治哲學家,有時被尊為政治哲學之父。 波以爾(Robert Boyle),很少出現在哲學史上,他被視是一位科學家,在科學史上的記錄是發現氣體體積、溫度和壓力關係式的波以爾-查理定律。波以爾的化學工作更多,有時被尊為現代化學之父。 傳統上,霍布士和波以爾全無交集。很難把兩人放在一塊兒加以討論。 大意 本書企圖勾勒十七世紀的現代「實驗方法」,如何在一個特定的社會脈絡(真空論與普滿論(plenism)的爭論)下被波以爾建立起來。波以爾稱它為「實驗哲學」。 這個實驗哲學不僅僅是一個科學方法,它其實是一個「生活方式」(form of life)--亦即生產實驗事實(facts)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實驗生活」這一詞所指的意義。 實驗事實得以產生,依賴於三種實作:技術、文本(書面或修辭)以及社會實作。(詳後討論) 這種「實驗生活」的目標是產生無可置疑的事實,以便裁決爭議,平息紛爭。而這有賴於在實驗生活上建立關鍵的界限並加以維護。 波以爾的「實驗哲學」其實是一個解決秩序問題的方法,它有效且安全。不只能用來平息自然哲學的爭議,也可以被應用到政治上。 可是波以爾的「實驗哲學」卻受到霍布士的強烈批評。霍布士認為波以爾的實驗哲學或實驗方法不能解決秩序的問題,他提出三點批評: (1) 波以爾建議的實驗事實之界限和維護的方式,反而保證混亂持續存在。 (2) 不可能不談形上學而使用「真空」此一詞彙。 (3) 霍布士本人有另一套解決秩序問題的方法,這是另一種「自然哲學的方案」,它並不依賴於實驗。它構成另一種「生活方式」--另一種政治生活和科學生活的方式。 「自然存在真空否?」的爭論 十七世紀的自然哲學家,爭論著自然是否存在真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爭論?因為古希臘的「原子論」(atomism)在十七世紀復興。 原子論主張大自然只存在兩種實體:原子(atom)和真空(void)。萬事萬物的變化乃是在真空中的原子隨機碰撞、組合和分離。原子要能運動,必須在一個沒有其它物質的空間中運動--即真空。 可是,從希臘時代以來,亞氏的宇宙觀得到中世紀學者的支持。亞氏主張「自然憎惡真空」,主張空間所到之處,必定充滿物質。 十七世紀的笛卡兒,提出其機械哲學,被反對亞氏和士林哲學傳統的人們廣為接受。笛卡兒一方面反對亞里斯多德,一方面仍然堅持「空間=物質」,因為笛卡兒對於空間和物質的定義都是「展延」(extension)。笛卡兒因此爭論,「真空」是個矛盾的詞彙。「真空=虛無(nothing)」,說真空存在等於說「虛無存在」一樣自相矛盾。 霍布士基本上繼承笛卡兒的觀點,一方面主張唯物論、機械論,另方面也主張空間處處充滿物質。 笛卡兒和霍布士的主張被稱作「空間密實論」(plentism)(或譯成「空間普滿論」。) 托里切利空間 義大利物理學家托里切利利用一根超過一公尺的細長玻璃管,裝滿水銀,倒放在另一個裝滿水銀的盆子上,水銀面下降到約留下一公尺多一點的高度,就不再下降。如此管內的水銀柱上方,有一個空間,被稱作「托里切利空間」。 托里切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宝宝学认识动物(附精美图片).ppt VIP
- 2025年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科学,爱科学》教案设计.docx VIP
- 登革热防控指南.pptx VIP
- 04D201-3 室外变压器安装标准图集.pdf VIP
- 2023年大疆科技行业市场需求分析报告及未来五年行业发展预测报告.docx
- 研究生学术英语读写教程(于华)课后习题答案.pdf
- 6.1+友谊的真谛同步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江铃-江铃E400-产品使用说明书-E400豪华型-JX70021BEV-江铃E400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任务设计与实施的策略研究.docx VIP
- 中医康复学答辩题库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