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供水课程设计计算书
水质工程C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 混凝剂配制和投加
1、设计参数
根据原水水质及水温,参考有关净水厂的运行经验,选碱式氯化铝为混凝剂,最大投加量为30mg/l,其投加浓度为10%。采用计量泵湿式投加,不需加助凝剂。
2、设计计算
1)溶液池容积W1 设计流量,最大投加量a=30mg/l,溶液浓度b=10%,1天调制次数n=2.溶液池调节容积为
溶液池分2格,每个的有效容积为6.3m3,有效高度1.5m,超高0.5m,每格实际尺寸为2m2m2m,置于室内地面上
2)溶解池容积W2 W2=0.3W1=0.312.6=4m3
溶解池分2格,每格容积为2 m3,有效高度1.2m,超高0.3m.设计尺寸为1.5m1.5m1.5m。
溶解池搅拌设备采用中心固定式平桨板式搅拌机,桨直径为150mm,桨板深度1400mm,质量200kg。溶解池置于地下,池顶高出室内地面0.5m。
溶液池和溶解池都采用钢筋混凝土
3)药库 药剂按最大投加量的30d用量储存
PAC所占体积:
PAC密度:1.3 则PAC的体积为75.6/1.3=58.2m3
药品堆放高度2m,所需面积为58.2/2=30m2
考虑药剂的运输搬运所占面积,按药品所占面积的30%计,则药库所需面积:301.3=39m2
设计中取40m2药品平面尺寸为5m8m
二、混合
1、混合设备:采用热浸镀锌管式静态混合器2个
2、计算:每组混合器处理水量为,水流速度取1.08m/s。设3节混合元件,n=3。混合器距澄清池10m,混合时间为13s
静态混合器直径,取DN800
水流过静态混合器的水头损失
三、机械搅拌澄清池
拟设计2座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流量Q=3500/2=1750m3/h
1、 第二絮凝室
第二絮凝室流量为
设第二絮凝室内导流板截面积A1=0.035m2,u1=0.06m/s,则第二絮凝室截面积为
第二絮凝池内径为D1= = =7.2m
絮凝室壁厚δ1=0.25m,第二絮凝室外径为
t取60s,第二絮凝室高度为:
2、导流室
导流室中导流板截面积为A2=A1==0.035m2
导流室面积为W2=W1=40.5m2
导流室内径为=10.53m,取10.5m
壁厚δ2=0.1m,导流室外径
第二絮凝室出水窗高度为:
导流室出口流速u6=0.04m/s,出口面积为
出口截面宽:
出口垂直高度:
3、分离室
取u2=0.0011m/s,则分离室面积为
池子总面积
池子的直径,取26m,半径R=13m
4、池深
见图:取水停留时间为1.5h,池子有效容积为
V'=QT=17501.5=2625m3
参考4%的结构容积,则池子的计算总容积
V=V'(1+4%)=2625(1+4%)=2730m3
池子超高取H0=0.3m
池子直壁高度设为H4=2.4m
池子直壁部分容积为:
取池圆台高度H5=5.4m,池子圆台斜边倾角为45°,则底部直径为
本池池底采用球壳式结构,取球冠高H6=0.5m
圆台容积
球冠半径
球冠体积
池子的实际有效容积
实际总停留时间
T=3037.491.5/2625=1.73h
池子高度
5、配水三角槽
进水流量增加10%的排泥水量,槽内流速u3取1.0m/s,三角槽直角边长为
三角槽采用孔口出流,孔口流速同u3,出水孔口总面积为
1.10Q/u3=1.100.486/1.0=0.5346m2
孔径为0.1m,每孔面积为0.007854m2,出水孔数为68.05个,为施工方便采取沿三角槽每5°设置一根,共72孔,孔口实际流速为u3=1.10.4864/(0.12723.14)=0.95m/s
6、第一絮凝室
第二絮凝室底板厚度δ3=0.15m,第一絮凝室上端直径为
第一絮凝室高度:
伞形板延长线交点处直径为
泥渣回流量为Q''=4Q,取,回流缝宽度为:
。设裙板厚,伞形板下端圆柱直为:
按照等腰三角形计算伞形板下端圆柱体高度为:
伞形板离池底高度:
伞形板锥部高度为:
7、容积计算
第一絮凝室容积为:
代入以上计算数据得
第二絮凝室加导流室容积
代数得
分离室容积:
实际各室容积比为:第二絮凝室:第一絮凝室:分离室=1:2.3:7.6
8、进水系统
进水管管径,设计中取
进水管管径为DN800,则管内实际流速为,出水管取管径DN800
9.集水系统
1)集水槽设计
孔口布置
采用8条辐射槽,每条集水槽与澄清池周壁上环形集水槽相连接,每条辐射槽和环形槽内侧均匀开孔,设孔口中心线上的水头h=0.05m,所需孔口总面积为:
,
设计中取1.2,本设计为薄壁孔口,流量系数=0.62
选用孔口直径为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