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桥由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龙桥由来

“小龙桥”的由来 龙印桥,一座很平常的公路桥。从走马街镇出发往双峰县城方向行驶一公里到达保丰村,左转弯行驶三公里半到达龙田虎形山山脚下,再左转弯行驶不到一公里到达新铺学校,然后右转弯对直行驶约三百米即到达龙印桥。如果从这里再往前走,不远处就是走马街境内有名的杨梅大山,可以游览山上的天然岩洞、山峰美景,观赏山下的夏家冲水库和田园风光,是一处即将开发的旅游景点。人们经过龙印桥的时候,浑然不觉这座桥的存在——这座大桥在这里似乎是理顺成章的事,但这座桥建成的经过却有着一百多年来的不平常经历。 大桥底下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说它是河,其实还算不上真正的河,水面最宽的地方也就不过几十米,上游不远有一座拦河坝,名为山口大坝,于是当地人称这条小河为山口河,其实河的源头还很远,从上游的姚家桥、将军殿流经这里,再流向犁头嘴与别的小河汇入大河而去。没有这座桥以前,这里叫做西塘湾,山口河两岸一边是虎形山周围的巨轮、新铺、雅安三村,另一边是杨梅大山以西的泉水、马仙、湄水三村,连接两岸的是一条古老的“跳石”。所谓“跳石”,就是从河底垒出水面的石墩。这条“跳石”由于年代久远已无从考究,单个的“跳石”是一根长长的石柱,埋一段在河底,另一段露出水面。河水平静的时候,能看到一条笔直的、由三十几个方方正正的石墩构成的“跳石”。水面上露出不到一尺左右的时候,这时的“跳石”就象一条平坦的小道,不仅沿河两岸的人们行走自如,就算是没有见过“跳石”的外来远客也能从容地过河。如果河水比较干涸,“跳石”就好象高出了一米多,比较胆小的人得跟在胆子大的人后面过去。如果河水上涨,“跳石”被淹,有经验且胆大的人,河水没了膝盖还可以估摸着踩得到“跳石”,挑着担子也能过河。胆小的人不敢拿生命来开玩笑,只得绕道一公里多从下游的“大坝佬”过拦河坝。有的时候中间有一个石墩的被大水冲倒,这时候挑着担子的人绝对只能绕道,当地有弹跳力很好而且很勇敢的人可以跳过去,不过也有没有跳好的情况,其结果是掉下水并摔伤了腿。 我的老家离这“西塘湾跳石”有两里多地,小时候在新铺学校上小学,离它也还有两三百米远近,上学及回家都不顺路,所以很少经过这里,间或经过这里的时候还会觉得这是不错的一道风景线。可怕的是,这条“跳石”在便利两岸群众的同时,却也要了不少人的命。我亲见过两起这样的事,一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新铺学校里有一位高年级的小学同学,一位长得十分漂亮的女孩,有一次放假到河对岸去刮草用来喂牛,回来时一下子下起大雨,到达河边时“跳石”被淹没,眼看到天快黑了,只得冒险一试,可怜的孩子,年仅十二三岁就被河水吞噬了生命。九十年代,有位木工师傅,住在杨梅大山下,也算得上是河边长大的汉子,却不识水性。有一次过河做工,赶上“跳石”被淹没,急于赶时间也只得冒险过河,被河水冲跑,所幸的是这位木工朋友命不该绝,正当生命攸关的时候被人救起。 因为这里有不少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所以沿河两岸的干部群众都一直很重视起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却只有一个,就是建一座桥。小河上游的“粮积坝”先前也是一条“跳石”,是龙口村香泉村几个村等通往龙田的捷径,也淹死过不少人。后来由于金蚌这一片的手工业发达,有钱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于是民间集资修了一条简易的水泥桥,从此再也不用担心下大雨了。 而这“西塘湾跳石”也有过很多次修桥的举动,但每一次都是有始无终没有成功。其中就我所知的规模比较大的举动有两起,一起是民间组织的,那是有几位在沿河两岸都很有威信的人提议的,打算修一条单板桥,能解决下雨天行人安全过河就可以。一经提议,响应的人也很多,其中有一个卖豆腐的生意人为了支持修桥,把多年的积蓄全部捐了出来,两岸的群众也有摊派筹款的,还有不少其他方面的捐款。由于这个地方地势比较复杂,虽然只是想修一座简单的桥而事情却并不那么简单,资金缺口还是太大,结果这一次没有把桥修好。而由于修桥之前对这些问题估计不足,导致那些好心人捐献的钱款被花得不明不白,以致后来一提到修桥,就有人以此为前车之鉴,使组织者望而却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西塘湾跳石”修桥的问题越来越刻不容缓,到八十年代末,又发起一次组织修桥,筹建者除了民间组织,也有地方政府的参与。家住巨轮村的彭世杰同志,在龙田乡政府工作,为这座桥的修建争取到了政府的一大笔投资。毕竟资金需求大,于是又一次发起民间集资,大张旗鼓的进行着准备,后来由于对桥的规模、地点设置等多方面的原因,筹委会意见不统一,技术方面的准备也不够充分,这次行动也以失败告终。修桥既不成,善后工作做得还算可以。当时有人建议政府的投资不要上缴了,因为除了修桥的问题还有其它公共建设需要资金。但是彭世杰等同志认为,如果挪用了这笔修桥专款,日后再修桥需要政府投资就不容易了,因此必须上缴这笔专款,其它所有的集资款项也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