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文化记忆保护路径探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8月 河南社会科学 Aug.,2013 第2l卷第8期 HENANSOCIALSCIENCES V01.2lNo.8 古镇文化记忆保护路径探析 仲富兰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200063) 摘要:古镇的文化记忆是多个要素和多种文化元素的叠加,其中古镇的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环境生 态三要素相互关联。在保护古镇主要物质要素的同时,更需要重视对非物质要素的传承。各个历史时期的文 化积淀,都是层次性的积累和堆积,并为后代人的规划提供了依据和前提,使古镇地域文化的历史文脉得以延 续。古镇是有记忆的生命集合体。活化古镇文化记忆,要让公众参与文化精神培育,通过资源整合,将文化资 源转变为文化资本。 关键词:古镇;文化记忆;保护;路径;探析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遍布中国各地的古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 古镇并无二致,河湖港汊,水网纵横,面河而居的桥乡 人类集聚地。古镇的文化记忆是指在人类社会发展 河街格局,曾经给世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但由于开发 过程中保留下来的活动遗址、遗迹和遗风,是人类文 建设中的“重新城轻老街”“重外表轻内核”“重洋化轻 化活动的产物,是人类在时间中走过留下的最明显的 本土”的开发思路,甚至行政力量对周边古镇的建筑 痕迹。透过形形色色的吉镇历史文化古迹,可以追溯 风格做了硬性规定,如:松江新城为英国风格,嘉定安 古镇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特质。古镇的文化记忆,是古 亭为德国风格,宝山罗店为北欧风格,浦东高桥为荷 镇过去和现在的浓缩,也是古镇最真实的记忆。 兰风格……还有什么“泰晤士小镇”“巴黎花园”“罗马 近年,媒体上风行着一个词,叫“地球村”。意思 广场”“欧陆广场”之类不伦不类的西方建筑式样被依 是说全球化背景下传媒充分发展,整个地球如同一个 样画葫芦地移入,这种模式切断了上海与周边江南文 村庄,这种看法从当代文化传播的意义上讲,当然也 化的血脉联系,使上海周边古镇的文脉受到了伤害。 不无道理,可是要进入“地球村”,还得先建设好我们 二是“非遗”面临断层之虞。上海的原住民富有 的“古镇”与“山村”。特别是在当下承认人类共同的 艺术创造力。2004年,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资助 基本价值和普世理念的同时,提倡并且促进各种文化 下,我曾经带着学生在上海郊区拍摄了20集《上海原 和谐共存、相互交流、彼此学习、共同繁荣,更需要我 住民民间艺术》的专题片。罗店龙船、金山农民画、青 们对中国各地的“小山村”予以特别的考量和关注。 浦田山歌、崇明扁担戏、龙华庙会、小校场年画、嘉定 一、从“古镇三要素”说起 竹刻、松江顾绣、南汇锣鼓书、西郊农民画等,这些非 我们不妨以上海周边古镇为例,来探究与分析古 物质文化遗产如同一串串珍珠镶嵌在上海周边的古 镇文化记忆的保护路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上海 镇。迄今为止,已有16处之多的上海区县、乡镇被国 城区规模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有关资料显示,全 家文化部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但是, 市城区面积扩大了三四倍,周边古镇的开发与建设也 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充满活力的民俗文化珍珠,濒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 临失传的困境,例如七宝皮影戏已经有100多年的历 一是本土文脉受到伤害。上海开埠之前与江南 史,人物造型重在彩绘,音乐受昆曲和上海本地滩簧 收稿日期:2013—06—10 作者简介:仲富兰(195卜),男,上海-qz.,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 究基地特聘专家,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 ·61· 的影响,剧目主要是历史演义故事。尽管不少人看得 境生态学方面的分析,就不一一展开了。 饶有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