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特岗教师知识点梳理
教育学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教育的属性:(1)本质属性: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民族性、生产性。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代表宗教、朱熹,观点万物由人格化的神所创造。生物起源说:代表利托尔诺、沛西。能,观点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心理起源说:代表孟禄,观点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心理起源说”把人类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因而也是不科学的。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这一观点主要集中于我国和苏联。4、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科书、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5、教育功能:作用对象: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6、教育的发展历程: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1)非独立性,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机会均等(3)内容简单、方法单一。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特征:(1)阶级性(2)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对立(3)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4)制度尚不健全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的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六艺”的教育中心。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立太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建立郡国学校制度,设置专门的学校,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教育,采取科举制。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弘文馆、崇文馆。宋元明清时期教育,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古代印度:四个等级(高—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古代埃及,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肩负着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的任务。农民子弟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培养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教育培养军人。?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射击、投枪、打猎、下棋、吟诗)。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代表人物维多利诺、埃拉斯莫斯、拉伯雷、梦田等。近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教育,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制度化。德国1763年做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7、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6)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7)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教育的研究价值:超越日常教育经验;(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意义: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教育学的发展概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家,《论语》;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伦教育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并重、温故知新。孟子:性善论,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荀子:性恶论墨翟:兼爱非攻。《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论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产婆术: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称为定义,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柏拉图:《理想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亚里士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