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含铜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 金 GOLD 2014年第9期/第35卷 某含铜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雷 力,王恒峰,曹 欣 (四川冶金地质勘查院) 摘要 :针对某含铜金矿石 ,进行 了直接全泥氰化 、氨浸一氰化、酸浸一氰化、浮选试验研究。其 结果表明,采用 “先硫后氧”优先浮选一浮选尾矿氰化工艺流程 ,获得 了较好的技术指标,金 回收率 可达到93.41%,银回收率达到68.81%。同时,对浮选所得的两种精矿进行氰化试验探索,也获 得 了较好 的浸 出指标 关键词:氰化;优先浮选;金精矿 中图分类号 :TD952 文章编号:1001—1277(2014)09—0056—05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l792/hj20l40913 铜矿物对金浸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其与氰化物 表 3 铜物相分析结果 溶液的作用,形成铜氰络合物…,造成氰化物大量的 消耗。除硅孔雀石、黄铜矿与氰化物作用较弱以外, 几乎所有的铜矿物都相当迅速且完全地溶于氰化物 溶液;这降低了矿浆中游离的CN一浓度,且还会在金 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降低金的溶解速度,从而影响 金的浸出率 。 1 矿石性质 矿石构造主要有星散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千 枚状构造等。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变晶结构、他形一 矿石主要为氧化矿,金属矿物含量少,但矿物种 半 自形粒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晶粒结构、交代残留 类多。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铜蓝、褐铁矿及少量 结构等。 的斑铜矿、黄铜矿、辉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 黄铁矿 :呈他形、半 自形粒状星散分布在脉石矿 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白云石及方解石等。金以 物间,或呈粒状集合体形态聚集成脉状、团块状充填 游离金为主,次为硫化物包裹金,金粒细小。铜以氧 在脉石裂隙中。星散分布在石英粒间的黄铁矿多为 化铜为主,铜的氧化率达 83.78%,其 中自由氧化铜 自形晶,其粒度0.05—0.15mm,多具交代残留结构, 占56.23%。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 1,金矿物嵌 被褐铁矿从其边部交代或从黄铁矿裂纹交代成残留 存状态分析结果见表2,铜物相分析结果见表3。 状保持在褐铁矿间或完全被褐铁矿取代只保留其 自 表 1 矿石多元素分析结果 形、四边形立方体或五边形五角十二面体形态。 壁坌 : m /% 2.88 46.6 0.24 0.083 0.O5 褐铁矿:呈粒状集合体不规则充填在脉石裂隙中 成分 Te Bi A1203 Fe203 CaO MgO SiO2 成脉状,为交代黄铁矿而成,其间残留细粒黄铁矿。 w/% 33.8 49.4 7.78 7.72 6.43 5.23 53.75 石英:呈他形粒状集合体紧密嵌布成脉状,表面 具不规则裂纹,不均匀波状消光,裂隙中被碳酸盐绢

文档评论(0)

ouyangxiao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鞋类设计师,喜欢整理收集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