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庙学与文化共相.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庙学与文化共相 卢国龙 “庙学”是历史上孔子庙与各级官学的合成体。作为儒家文化和信仰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跨越地域文化差异、推动中华文化共相建构方面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唐代庙学与 文化共相建构的历史关联及精神蕴涵。 关键词:庙学 文化共相儒家文化信仰传播 作者 卢国龙,1959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庙学”是唐以前就有人使用过的名词,指文庙与学校的合成体,文庙在建置上一般都是学 校建筑群的门户或门庭。唐人称“庙学”,可以援引韩愈《处州孔子庙碑》为例,如说“惟此庙 学,邺侯所作”。因为包括唐朝在内的古代,文庙所承载的信仰与各级学校所推行的教学,是浑 然一体的,所以,尽管记载文庙和学校事项的文献,许多都分开来叙事,但行文又往往相互关 涉,如修建孔子庙的碑文通常会涉及太学或州县学的教学情况,描述或评议学校兴衰的文献也会 将教学兴衰指向文庙所代表的孔子之道的兴衰,所以我们选择‘‘庙学”这样一个合成的专有名 词,既反映历史文化的整体面目,也便于从信仰和文化传播两个层面,对唐代的文化共相管窥蠡 测一番。 从功能的角度大致说来,所谓庙学可以界定为以教学的形式推动信仰和文化的传承以及传 播。这在中国是一种极古老的传统,相传发轫于虞舜时代,如《礼记·王制》说,“有虞氏养国 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庠也就是学校。如果《王制》的这个说法是真实的,那么夏商周三 代的学校就是对虞舜传统的继承,只是所采用的名称有同有异,如《孟子·滕文公上》说,“设 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 之,皆所以明人伦也”。这些学校的教育内容,现在已很难具体了解,或许三代礼乐相沿革,教 学内容也是动态发展的,并非一成不变,但教学的根本目的则一脉相承,都在于“明人伦”,也 就是《尚书·洪范》所说的“彝伦攸序”,以伦理形式培养社会的归属感和秩序认同。这样的归 属感和秩序认同,从理论上说是必然也必须以社会的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否则没有神圣性,社会 归属和秩序意识是不可能长期稳定以至三代一脉相承的。至迟在有文献记载的周代,在开学时举 行表达信仰的“释奠”仪式就成为一种制度,如《礼记·文王世子》说,“凡始立学者,必释奠 于先圣先师”。“释奠”可以理解为简洁的向先圣先师表达感恩的仪式,丙强调信仰和文化继承 性的用意就在其中。这套不断重复的、制度化的仪式,长期维护着教学与信仰的统一,推动着中 国文化共同体的建构,并且一直延续到清末。唐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虽然在最通常的意义上使用“文化共相”一词,关注由地域性差异走 向共同体模式的文化现象,但无意对这种现象进行全面的描述,只是从“庙学”这样一个可能 的角度来展开探讨,不涉及佛道教传播对于文化共相的建构作用,也无意否认二教的这种作 用——正如无意否认诗歌的类似作用一样。分三个议题来谈。 ·10· 唐代庙学与文化共相◎ 一、庙学兴衰及其原因 有唐一代整体上就是个不平凡的时代,庙学在这个时代大起大落,既取得过辉煌,也经历过 消沉,可以说正是那个时代的一面侧影。 宏观历史地看,唐继隋后,中国社会终于摆脱汉末以降长达数百年的离裂纷乱,恢复秦汉统 一的局面,所以,如何汲取秦朝的教训、汉朝的经验,尊儒重教,运用历史形成的、社会固有的 文化来构筑大唐社会的秩序,从而维持长治久安,就成为政治上合乎历史理性的应然选择。事实 上,唐初文献随处可见的所谓“文治”,就表现出开国君臣们在治国方略上的自觉,表现出运用 文化而非依赖武力或权谋以治理天下的共识。而要将文治从理想的政治方针拓展为可以运作的社 会治理模式,进而取得人文化成的社会治理效果,就不能缺少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这个环节,不能 缺少以文化教育为文治培养人才的必然机制,庙学正是这样的环节和机制。所以宏观地看,兴建 庙学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唐代文治最好的两个时期贞观和开元,实际上也正是长安庙学大为兴盛 的黄金时期。 然而,唐初思想文化的基本格局,不比汉初,不可能推行“独尊儒术”的思想文化政策。 汉初的黄老学虽被应用于一时,但工具理性的色彩很鲜明,而思想理论上缺乏批判精神,就只是 先秦道家之余绪。其他的诸子百家学,如法家、阴阳家实际上已融入黄老,墨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