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冬春季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探究现状
冬春季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探究现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北京100069)
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疾病是冬春季节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特别是2003年SARS爆发流行、2005年人禽流感感染以及近期在全世界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呼吸道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更应成为疾病预防控制的重点。我国被国际上公认为是流行性感冒的多发地,自1957年以来流感大流行均首发于我国,流感的流行,给个人和社来的生命和经济损失居所有传染病之首[1]。为此,我国卫生部已将流感确定为“十五”期间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冬春季是流行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医务人员是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以及重要的传播人群,医务人员患流感不仅给自身带来损害,而且很可能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将病毒传给他们的服务对象,甚至造成医院内传播。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呼吸道感染对于防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1 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
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常见的有流感样症状和普通感冒症状,普通感冒症状为不发热或腋下体温95%[5,7]。其他的标准包括欧盟EN149标准 [3,8]、澳洲AS1716标准[3]、日本MOL验证标准[3]等,国内的最新标准是《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2003)和《普通脱脂纱布口罩》(GB19084―2003)。
2.1.2常见口罩应用特点N95口罩用来避免佩戴者被感染,无法避免患者将病毒传染给他人[3]。外科医用口罩避免患者将病毒传染给他人。无纺布口罩附着其表面的静电荷可以通过静电吸附细小粉尘,达到很高的阻尘效率。而滤料的厚度却很薄,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舒适感较好[3]。棉纱口罩厚重、闷热、防病毒效率低,其结构与人面部的密合性差[3,7]。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测定,16层普通材料口罩过滤效果为24%,24层普通材料口罩过滤效果是36.8%[14]。鉴于N95口罩与外科医用口罩各自的特点,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医用口罩来防止其体内病毒或细菌散播至外界,从而保护周围健康人群,与之密切接触的健康人群,如医务人员则应当佩戴N95口罩以防止自身被感染。
2.1.3医务人员口罩的选择口罩的选择有3个原则:① 口罩的阻尘效率。② 口罩与面部密合程度。③佩戴舒适度[3]。医学上,将空气中粒径5μm的病菌或病毒传染称为飞沫传染。医务人员应根据防护的病毒传播途径进行选择。流感病毒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染,也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或者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医学界对于流感病毒传染方式一般认定的传播途径有3种:① 直接的飞沫传染。② 因手部沾染到病毒后碰触口、鼻、眼3个体液湿润地带的“手口传染”。③ 不排除病毒经由空调系统传染,但最大可能是病毒黏附于口鼻分泌物,因此,颗粒体积远比病毒本身大。无论通过以上何种种途径,病毒微粒粒径均要远大于病毒本身的大小,N95口罩的滤除能力近95%,而外科医用口罩能滤除约70%。因此,戴口罩成为防范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主要且有效的措施。有以下情况应更换口罩[3,9]:① 呼吸阻抗明显增加。② 口罩有破损或毁坏。③ 口罩与面部无法密合 。④ 口罩受污染。⑤ 曾使用于隔离病房或病患接触。⑥含有活性炭的口罩内有异味。以上为基本的原则和要求,但国内调查结果显示,口罩使用2 h合格率为100%,4 h合格率为78%,6 h合格率为58%,8 h合格率为26%。随时间增加,菌落数直线上升,口罩使用时间的规定与病区环境的洁净度以及使用的频率也有关系[15]。对于2003年SARS以后才获得国家规范性管理的医用一次性防护口罩(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细菌学调查结果显示,口罩佩戴佩戴时间越长,其防护能力越差,一次性医用口罩的最佳使用时间是2 h,滤菌可达到95%以上。故建议一般情况下,最好2 h更换,最长不超过4 h。
2.2手卫生情况
手部卫生作为医院感染控制中重要的环节, 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重视。对于预防与控制流感类呼吸道病毒感染,手卫生已经被广泛认知为有效地防护手段之一。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于2002年颁布了最新的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WHO患者安全世界联盟于2005年4月召开全球手卫生研讨会[16],讨论了如何提高医疗机构手卫生执行率。在我国,已出台了《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并将于2009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手卫生已越来越引起我国卫生界的高度重视。我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将手卫生和洗手指征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调查显示,护士戴口罩前、脱口罩前、后是否洗手与口罩污染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护士在操作前后、接触不同患者前后、戴口罩前、手触摸口罩后应洗手[16]。
2.2.1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
文档评论(0)